核心观点 - 餐饮行业堂食客单价已跌至接近2015年的水平,这并非简单的价格战,而是由供给过剩、消费需求重构和平台竞争等多重因素驱动的结构性变化 [4] - 行业正经历新一轮生死洗牌,不同商家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破局关键在于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竞争” [4][14][17] 拉低堂食客单价的因素 - 供给端严重过剩,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已突破760万家,远超市场合理容量(约三百多万家),导致“低价抢客”成为新店的无奈选择 [7][8][9][10] - 新增门店中,快餐、茶饮、咖啡等低客单价品类占比持续攀升,而中式正餐、西式正餐等原本高客单品类的新开门店客单价也在不断下探 [11] - 餐饮消费需求重构,商务宴请等高端场景需求萎缩,日常饱腹和亲友小聚成为主流,消费者支出更趋理性,2025年8月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降至36.6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7% [12] - 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疯狂的低价补贴迫使商家推出低价堂食套餐以保持竞争力 [12] 不同商家面临的挑战 - 新开门店(近三年开设)因缺乏稳定客源和核心竞争力,普遍采用“低价冲量”策略,这加速了其死亡,餐饮门店平均存续周期预计将从2015年的2.1年降至2025年的15个月左右 [14][15] - 开业5年以上的老店虽拥有积累的抗跌资本,但部分因恐慌而盲目加入价格战,进行降价促销等无效操作,反而动摇了自身生存根基 [14][16] - 行业共识是,只要供需不平衡和商家“瞎操作”持续,低价风潮就难以停止,且堂食客单价触底反弹的希望渺茫,未来将稳定在消费者认为“值”的区间 [16] 破局者的生存指南 - 行业已进入“超级性价比时代”,商家需跳出“低价依赖”思维,转向价值竞争,比拼的是精准满足消费者真正需求的能力 [17][18][19] - 对于有积累的老店,建议将80%精力用于守住老顾客的转化率,聚焦于他们认可的味道和品质,而非盲目降价追逐新客 [19] - 真正的机会在于满足追求“质价比”的消费者,商家应向上卷能力、效率和供应链,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如上海某中餐店将客单价从100元涨至120元并取得成功)来吸引顾客 [20] - 消费者需求并非“降级”而是“升级”,商家需让顾客感觉物有所值,例如有品牌通过主打“现煮茶底”、手工现做产品等方式,即使价格有所上涨也能获得市场认可 [20]
堂食客单价跌回十年前,两类门店面临“生死局”
虎嗅APP·2025-11-01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