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000名投资者血本无归,港股最大造假?
凤凰网财经·2025-11-01 18:31

文章核心观点 - 曾被誉为“癌症早筛第一股”的诺辉健康因系统性财务造假被做空机构揭露,导致审计机构德勤辞任、港交所强制停牌超过500天,并最终于2025年10月27日被取消上市地位,市值从高峰的410亿港元蒸发至近乎归零,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4][5][30][31] 做空事件与财务造假 - 2023年8月做空机构CapitalWatch发布报告,直指公司通过向经销商压货及确认过期产品为收入的方式,在2022年虚增明星产品“常卫清”收入超3亿元,并指控其实际销售额可能仅为7695万元,与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9倍 [8] - 做空报告揭露公司操作模式与庞氏骗局类似,通过体外循环使产品过有效期后,在下一年度确认为收入以营造销量繁荣假象 [8] - 公司应对做空指控的方式被指不当,包括第一时间报警处理以及仅通过声明和电话会议否认,被市场视为“打口水战”而无实际效用 [9][10] - 后续调查证实造假属实,具体手法包括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将一份样本拆分给若干虚假检测账户等,触及检测数据真实性的企业立身之本 [10][16] 审计机构态度与停牌 - 2024年3月审计机构德勤拒绝为公司财报背书,并对明星产品常卫清销售模式的有效性及商业合理性、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有效性等关键问题提出质疑 [12] - 德勤于同月作出极为罕见的辞任核数师决定,强烈暗示公司财务问题过于敏感 [14][15] - 港交所于2024年3月28日强制公司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26.66港元的发行价近腰斩 [13] 系统性造假细节与管理层动荡 - 调查发现公司有一套系统性的、蓄意实施的欺诈计划,通过分销商模式伪造销售数据,管理层和员工广泛参与,并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虚拟买卖以虚增收入 [16][17][18] - 公司创始人兼CEO朱叶青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CEO职务,后于2025年2月12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被以79.89%的支持票罢免执行董事职务,标志着公司一个时代的落幕 [19][20][21][22] 公司发展历程与背景 - 公司由三位北大校友朱叶青、陈一友和吕宁于2015年创立,创始团队背景堪称“黄金组合”,分别擅长管理、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 [23][24] - 公司瞄准中国每年新发约350万癌症病例、消化道癌症早期诊断率不足15%的巨大未满足市场需求,于2016年推出非侵入性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 [24][25] - 公司于2021年2月18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6.66港元,上市当天股价大涨185%,市值突破410亿港元,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26]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产品累计服务超过300万中国家庭,并于2023年3月成功“摘B”,成为行业标杆 [26][27] 投资者影响与维权困境 - 公司退市前市值已蒸发超过336亿港元,机构投资者如光大证券等先后六次下调其估值至0.01港元,近乎归零 [30][31] - 由于公司“开曼注册、香港上市、内地经营”的复杂架构,投资者陷入跨境维权困境,内地投资者难以得到监管支持,香港证券司法体系又不支持集体诉讼 [32] - 清盘聆讯定于2025年11月14日在开曼大法院进行,已有超过4000位个体投资者完成登记维权,总投资额超过7亿元,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33][34] - 做空机构CapitalWatch创始人指出此案可能是港股通开通以来金额最大的恶性造假纠纷之一,并正在协助投资者设计集体维权法律路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