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超过1550万千瓦的“驭风行动”项目确定了投资主体 [1][3] -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旨在通过利用乡村闲置土地开发风电,为村集体增收,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装机不超过20兆瓦 [2] - 中国陆上150米高度风能资源实际潜力约为59亿千瓦,而2024年风电装机容量为5.21亿千瓦,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9.5% [3] 风电开发面临的挑战 - 项目推进在政策定位、土地保障、资源评估、机制设计、集约用地等环节存在难题 [1][4] - 土地是核心难题,单台风机建造期间占地约2000平方米,农村土地转建设用地限制多 [5][6] - 风机选址需满足风资源、土地收益分配、电网条件、交通、安全等多项要求,如与村庄距离需大于600米 [7] - 乡村风电项目缺乏专门测风塔数据,风资源评估难度大,且农村电网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8] 用地解决方案与政策导向 - 项目优先选择零散空闲土地,如利用沙地、恢复耕种,有案例将单台风机占地缩小至36平方米 [6] - 相关政策正推进修订,未来将允许以租赁、点状供地等方式获取用地,打破“必须为永久建设用地”的限制 [8] - 风电场用地优先鼓励使用未利用地、存量建设用地、“沙戈荒”区域等,限制湿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9] 投资成本与收益模式 - 风电项目投建要求高、审批流程长、投资额高,一台6.25兆瓦风电机组动态投资约4000万元 [11] - 一个20兆瓦风电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融资额度可达1.3亿元,项目电价为0.391元/千瓦时 [11] - 主要合作主体为村集体,形成了集体持股型、基础换资源型、土地嵌合型、产业带动型四种收益模式 [12] - 具体案例中,建有两台风机的村集体每年固定收益44万元,建有一台的年收益20万元,合作期20年 [12]
风电下乡难在哪儿?
经济观察报·2025-11-01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