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巨头为满足AI竞赛的巨额资金需求,正转向特殊目的实体等表外融资方式,以筹集资金同时避免对资产负债表和信用评级造成直接冲击 [1][3] - 这种融资方式借鉴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模式,但超大规模公司的参与使其融资金额达到全新量级,整个AI生态系统预计需要约1.5万亿美元外部融资,其中超过1.15万亿美元将以债务形式出现 [4][5][14][15] - 表外融资工具曾与安然破产等重大丑闻关联,其再度流行引发市场对隐藏债务、资产快速过时等风险的担忧 [3][8][10][11] 表外融资的运作模式与案例 - 银行通过设立SPV或合资企业持有芯片或数据中心等资产,并从资产管理公司引入股权投资,该实体随后可发行投资级债券筹集更多资金 [4] - 科技公司向实体支付租金享受收益,同时将财务风险敞口限制在租赁合同内,例如xAI的风险敞口仅限于一份为期五年的租赁合同 [4][6] - Meta通过由摩根士丹利构建的表外交易筹集300亿美元资金,该债务由与Blue Owl关联的SPV持有,不会出现在Meta资产负债表上 [3] - 马斯克的xAI公司正通过独立于公司的SPV筹集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后独家出租给xAI使用 [3][5] 表外融资的驱动因素 - 传统公司债融资会加重公司负债,影响未来借贷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调推高融资成本 [7] - 对于技术迭代迅速的AI领域,科技公司不愿被长期公司债束缚,希望保留灵活性以防未来不再需要某个数据中心 [7] - 私人信贷基金从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筹集了数十亿美元,渴望投资高收益、投资级的AI基础设施债务项目 [13] 历史背景与市场担忧 - 表外融资工具曾导致安然公司2001年隐藏巨额债务最终倒闭,2008年金融危机前银行普遍将抵押贷款转移至表外工具引发危机 [8][9] - 投资者面临租赁合同被提前终止或条款保护不足的风险,AI芯片等资产过时速度可能快于预期,其有效性可能在三年内消失,整个数据中心可能在五年内技术过时 [11] - 人工智能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长正由债务驱动并被置于表外,这与网络泡沫时代主要由股权融资的情况存在关键区别 [12]
科技巨头AI竞赛转向表外融资,万亿债务定时炸弹成危机前兆?
美股IPO·2025-11-01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