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秒懂研报》 | AI眼镜能成为下一个手机吗?
中金点睛·2025-11-02 09:03

AI眼镜关键动态 - 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152万部,同比增长533%,预计2028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500万部,2024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19% [6] - 头部品牌动作频繁,Meta的Rayban Meta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占比达83%,并推出Oakley Meta联名款及计划与Prada合作布局高端市场 [6] - 国内厂商积极跟进,小米通过双芯片方案提升续航,Rokid Glass、雷鸟X3及阿里夸克AI眼镜则侧重显示功能以提升交互效率 [6] 产业链核心环节 - 上游核心环节为SoC芯片和存储,高通AR1芯片是当前主流,主打无线连接、图像处理和低功耗,国内企业正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音频+图像芯片”组合方案 [8] - 中游核心环节是光学模组,短期看好阵列光波导技术,长期则看好表面浮雕光栅波导技术,晶圆材料目前以玻璃为主,未来碳化硅更优,Micro LED因低功耗、小体积等优点有望成为优选光源 [8][9] - 下游组装环节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10] 硬件升级路径 - 芯片升级采用“双芯片”方案,如小米、阿里眼镜使用“高通AR1 + 恒玄芯片”以延长续航并优化用户体验,苹果Vision Pro也采用类似设计兼顾续航与空间计算需求 [11] - 交互方式当前以“麦克风+镜腿触控”为主,未来将向高性噪比麦克风、骨传导扬声器发展,配件方面出现智能指环、肌电腕带等升级体验,更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可通过非侵入式脑电波传感器实现指令输入,但目前尚未成熟 [12][13][14] - 显示效果升级依赖于近眼显示技术,Rokid、阿里眼镜采用“单绿色光波导+Micro LED”方案提升亮度与清晰度,单绿显示模组成本约1000元人民币,相比全彩方案具有成本优势,Micro LED技术因其尺寸小、集成度高、自发光更亮、省电、寿命长等优点,长期看有望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15][16] 软件场景发力方向 - 双系统设计可提升续航能力,成为行业趋势,例如阿里夸克眼镜采用AOSP系统处理复杂功能,RTOS系统低功耗待唤醒,实现24小时续航 [17] - 眼镜品牌倾向采用自研大模型,凭借各平台生态优势提高用户粘性,语音交互及识别精准度、多模态搜索等功能成为产品使用体验的核心差异点 [17] - 长期目标是实现Always-on体验,通过手机连接处理复杂任务,使眼镜更轻薄舒适,应用于翻译、导航、信息查询等场景,例如阿里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生态,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拍立淘等多种应用,实现“抬眼即得”的交互体验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