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巨头,集体改命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11-02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 AI浪潮推动算力需求激增,行业竞争格局从GPU主导的通用计算转向ASIC与Arm架构主导的专用计算,各大半导体公司正通过差异化战略争夺市场 [2][25][26] 行业格局与趋势 - AI芯片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英伟达凭借GPU在AI训练领域占据超过90%市场份额,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 [2] - 行业价值重心从卖产品转向卖能力,包括算力、IP、设计服务等,定制化ASIC与Arm架构成为去中心化竞争的关键载体 [25][26] - AI基础设施未来将更倾向于专用芯片,争夺云巨头订单成为决定下一个十年行业领导地位的关键 [26] 英特尔战略转向 - 公司成立中央工程集团,整合工程人才,由前Cadence高管斯里尼·艾扬格领导,旨在拓展ASIC和设计服务新业务 [3] - 战略目标是从纯芯片制造商转型为提供“设计+制造+封装”的一站式服务商,利用其IDM模式的完整产业链优势 [4] - 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多代定制产品,但合作也带来复杂竞合关系,例如数据中心芯片将按英伟达规格定制,未来消费级SoC可能集成英伟达GPU而非自家Arc产品 [5] - 面临制造挑战,英伟达CEO对台积电能力大加赞赏,暗示短期内不太可能大规模转向英特尔代工 [6] 高通市场进军 - 公司大举进军数据中心AI推理市场,宣布将发布AI200和AI250加速器芯片,消息使股价飙升11% [8] - AI200计划于2026年上市,配备768GB LPDDR内存,采用直接液冷,每机架功率高达160kW;AI250计划于2027年上市,增加近内存计算架构,内存带宽提升10倍以上 [10] - 采用差异化策略,专注于AI模型推理而非训练,避开英伟达优势领域,并提供灵活的商业模式,可单独出售芯片或提供整套系统 [10][11] - 技术基础源于移动端Hexagon NPU的积累,并构建端到端软件平台支持主流AI工具集,以实现无缝部署 [9][12] 联发科业务拓展 - 从手机芯片厂商向云端ASIC设计服务扩展,核心竞争力在于其SerDes技术,已推出专为数据中心的224G Serdes并完成硅验证 [14] - 与英伟达合作设计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为DGX Spark个人AI超级计算机提供动力,提供1 PFLOP的AI性能 [15] - 成功获得云服务提供商订单,包括谷歌的TPU芯片和可能获得Meta代号“Arke”的2nm ASIC大额订单,后者专注于推理功能,计划于2027年上半年量产 [16][17][18] AMD架构探索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代号为“Sound Wave”的基于Arm架构的APU,采用小巧封装,瞄准移动和低功耗AI应用 [21] - 此次探索被视为在自身GPU短期难以直接对抗英伟达的情况下,寻求在PC与边缘AI场景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合理选择 [24][25] - 公司曾有开发Arm架构服务器的历史,但项目曾被取消,当前因技术趋势变化和财力增强,重新押注Arm架构 [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