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浏览器与操作系统的关系辨析 - 当前AI浏览器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新锐产品Dia、Comet、ChatGPT Atlas以及老牌浏览器Chrome、Edge等,但它们的功能和界面高度同质化[3] - 行业营销中存在刻意模糊浏览器与操作系统边界的倾向,但“像操作系统”并不等同于“是操作系统”[4][5] - 浏览器缺乏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职责,包括进程调度权、内存隔离控制以及驱动与内核系统调用治理,它仅仅是获得了更多“可近似系统”的用户态能力[9] 操作系统的严格定义与浏览器定位 - 一个严肃的操作系统必须满足六大核心能力:进程/线程调度、内存管理与隔离、设备与驱动栈管理、文件系统与权限模型、系统调用处理以及多会话/登录管理[11][13] - 浏览器仅覆盖用户态的一小部分功能,如渲染、JS运行时和网络栈抽象,Chrome是浏览器,而ChromeOS才是真正的操作系统[15] - 浏览器本质上是应用运行时,而非硬件/内核层的仲裁者,其技术定位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运行时+编排层”[9][16] AI浏览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出现适合接入任意大模型的API容器,形成与模型无关的容器化平台,提供系统级和浏览器级的API操作能力[19] - 未来AI浏览器将呈现能力优先、标准互通的“通用容器”模式,核心特征包括能力编排、权限与审计、状态与记忆、事件与调度、模型解耦以及双态运行[21] - 行业发展重点从“换更强模型”转向“定义更稳定、可治理的能力集”,并围绕工具/动作协议增强互操作性,同时边缘计算与私有化部署成为高敏感场景的默认诉求[22] AI浏览器的技术架构趋势 - 现有AI浏览器大多基于Chromium套壳开发,其中快速交付型产品多采用Electron框架,尽管存在性能争议但开发效率优势明显[18] - 理想的技术架构应定义为Agent操作层,这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可编排能力+权限/审计+状态记忆层,构成浏览器/客户端自动化时代的“系统空间”[16][17] - AI的系统性价值应体现在操作层,包括能力编排、权限审计、状态记忆、事件调度和模型解耦,最终使AI浏览器成为可托付的Agent平台[23]
AI 浏览器压根不可能成为新的操作系统
Founder Park·2025-11-02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