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准调整概况 - 截至10月31日,年内已有180多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其中70多只是在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布后进行调整 [1][3] - 基准调整旨在强化其约束作用,新规对不符规则的存量产品给予1年或6个月过渡期 [2][3] - 基准调整是《行动方案》要求的具体落地和细化,目标是使基准能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 [3] 权益类基金基准调整方向 - 行业主题权益基金基准由宽基指数转向细分行业指数,例如一只体育文化休闲股票基金的基准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变更为“中证申万传媒行业投资指数收益率×70%+中证体育产业指数收益率×10%+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20%” [3] - 科技成长股票基金基准用“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替代“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使投资策略和风格更清晰 [3] 债券与FOF基金基准调整方向 - 债券基金基准从宽泛指数转向更聚焦的中债系列指数,例如一只债基基准由“中证全债指数10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0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税后)×10%” [4] - 个别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根据投资期限分层设置基准,纳入与长期存款利率挂钩的因素,参考大型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 [4] - FOF基金在新基准中新增非传统资产,大部分引入黄金相关指数,部分纳入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标普全球大中盘指数,使其多元配置和风险对冲特征更鲜明 [4] 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的差异及影响 - 当前国内有近75%的基金基准使用价格指数,股票和混合基金几乎未使用全收益指数作为基准 [2][6] - 价格指数未考虑红利回报和再投资回报,其回报一般低于全收益指数,例如过去20年里,中证全指全收益和价格指数的年化回报分别为10.84%和9.31%,中证综合债券财富指数和净价指数的年化回报分别为4.19%和0.39% [6] - 使用更容易跑赢的价格指数作为基准会降低基金业绩“及格线”,掩盖费率损耗,使基金业绩评价真实性打折扣 [2][7] - 晨星研究显示,以沪深300价格指数或全收益指数为基准,过去5年跑赢基准的偏股主动基金比例分别为68%和55% [6] 基准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因素 - 基金基准管理存在粗放现象,部分基准与实际投资策略脱节,无法充分反映行业配置或风格特征,对市场结构变化适配性不足 [8] - 提升基准锚定效果需考虑四方面因素: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策略匹配度、可理解性与透明度、市场代表性 [9] - 行业主题基金的基准应充分覆盖基金投资的主要行业,且行业权重分布合理 [9] - 基金公司需确保基准与基金类型、投资策略匹配,并要求基金经理在组合管理中对标基准,建立清晰的偏离逻辑 [8]
基准新规划定过渡期!近75%基金“及格线”或需调整
券商中国·2025-11-02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