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 Product|“黑”过必应、拿过马斯克大奖:2个“00后”天才,如何打造首轮1亿美金估值的AI助手Poke?
Z Potentials·2025-11-02 12:03

产品核心特点与商业模式 - 产品采用独特的“守门人”审查机制,用户需说服AI才能获得订阅服务,摒弃了传统AI的“讨好型人格”[2] - 订阅付费模式需用户与AI“讨价还价”,月费从初始的85美金经协商可降至10美金,颠覆了传统的高中低档定价模式[3] - 产品完全内置于iMessage中运行,无需独立App,用户可通过短信形式发号施令,实现跨应用操作[4][7][8] - 产品能连接用户的邮件和日历,主动帮助预订航班、支付账单、重排会议及撰写邮件回复,是真正能“办事”的私人助理[4][7][9] - 产品通过结合Anthropic、OpenAI、Voyage和Mistral AI的模型与内部微调模型来平衡速度与成本[14] 市场验证与用户反馈 - 2025年夏季已有超过6000名硅谷内部人士参与测试,每月向Poke发送约20万条信息,用户来自OpenAI、谷歌、Stripe、Figma和Anthropic等公司[12] - 测试期间展现出极强的私人定制化能力,用例包括为孩子生成数学练习题、安排约会、制定旅行行程、催收逾期发票等数十种场景[12] - 用户反馈称Poke展现了其个性,理解用户,使体验既个性化又实用[12] 公司背景与团队实力 - 公司由两位“00后”技术天才Marvin von Hagen(CEO)和Felix M. Schlegel(CTO)创立,团队仅10人[4][16] - 两位创始人曾赢下埃隆·马斯克2021年举办的“不无聊”比赛,并曾于特斯拉、苹果、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和工程职位[16] - CEO Marvin von Hagen因揭露大型语言模型漏洞及微软必应内部规则而闻名,CTO Felix M. Schlegel自幼技术“痴迷”,12岁开始编程,技术背景深厚[17][23] 融资情况与估值 - 公司近期完成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的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达1亿美元[4][27] - 其他投资方包括Village Global、Earlybird VC以及一批来自PayPal、Stripe、Dropbox、Google和OpenAI的创始人及高管[27] - General Catalyst为知名风投机构,过往投资案例包括Airbnb、Stripe和Canva[27] 隐私与安全措施 - 产品默认处于“最高隐私”模式,基于SOC2合规标准构建,数据全程加密,连工程师也无法访问用户对话内容[14] - 产品已通过SOC 2 Type II和Google CASA Tier 2等国际级安全认证,并由独立网络安全公司定期测试以确保数据安全[14] 未来发展计划 - 团队计划推进国际化部署与本地化优化,扩大电话号码覆盖范围,添加国际区号,以在更多国家实现低延迟且合规的运行[15] - 创始团队设想的未来是独立应用越来越少,AI会在用户主动询问前显示重要信息,如即将到来的截止日期和未回复的电子邮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