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什么?你才大一就来实习?」
36氪·2025-11-02 17:06

实习趋势与市场现状 - 大学生实习呈现低龄化趋势,名校生中大一或大二开始实习的比例从2019年的21%跃升至2022年的41.1%,普通高校学生比例更高达59.5% [7] - 2024届毕业生中78.4%拥有至少一次实习经历,其中32.7%有过两次及以上实习,该比例较去年上升 [18] - 求职时间显著提前,2024届毕业生中60.3%在2023年就已启动求职,比2023届高出10个百分点 [18] 企业招聘策略与偏好 - 企业招聘流程大幅前置,部分企业于当年3月即启动面向两年后毕业生的秋招预热,暑期实习成为决定转正名额的关键环节 [22] - 企业普遍希望招聘“即插即用”型人才,明确要求候选人能跳过教学流程直接产出内容,对绩点和专业课成绩的重视度相对较低 [21][22] - 在筛选简历时,企业发现即便应聘者实习经历丰富,但具体工作内容常流于“打杂跑腿”,难以深入业务,导致收获有限 [40][41] 实习经历的价值与影响 - 实习经历被视为“滚雪球”,公司品牌、业务部门及岗位含金量被认为会一段更比一段好,是获得知名企业机会的有效路径 [18][29] - 实习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作、行业工作内容等“学校不会教,上班都需要”的职场知识,但过短的实习期难以深入业务 [40][41] - 对于计算机、机械、电气等技术类专业,实习重要性相对较低,企业更看重课业成绩和学术成果,优秀学生甚至拥有薪资议价权 [23] 实习市场存在的问题 - 实习市场存在薪资过低现象,部分办公室文员类实习岗位时薪低至10元,远低于当地法定非全日制工作薪资标准 [44] - 部分岗位存在隐性职场霸凌,例如日薪被以各种理由克扣近一半,以及要求实习生一人多职等乱象 [44][45] - 企业通常不会优先考虑大一、大二学生,因其课业繁重难以满足稳定的实习时长要求,稍有规模的公司一般不接受只来一两个月的实习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