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欺骗大脑 “我吃饱了” ,司美格鲁肽是如何做到的?
GLP1减重宝典·2025-11-02 19:10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近几年,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RA)司美格鲁肽,以及"双重促胰素"替尔泊肽在减重与控糖领域大放异彩。它们最直观的体验是: 更早、 更久地"觉得饱了"。 但这份"饱",并不只是胃里装满了食物,而是药物通过多条生理通路把"我吃饱了"的信号提前、放大并延长,最终"劝"大 脑和身体少吃一点、慢一点。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键新发现:饱感并非只在进食后,GLP-1 信号会"饭前就上头" 2024 年《Science》一项人群与小鼠结合的研究,锁定了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中表达 GLP-1 受体的神经元(DMH^GLP-1R)。当使用 GLP-1 类药物后, 这些神经元在"动筷子之前"就被激活,增强所谓"进食前饱腹" (pre-ingestive satiation),从而让人还没吃或刚吃几口就更 容易觉得够了。这一路线还会与弓状核的饥饿神经元(NPY/AgRP)发生交互,进一步压低食欲驱动。 换句话说,这类药物把"饱"的时间点向前移动:不等胃被填满,大脑就先收到了"可以停了"的信号。这也能解释为何许多使用者报告"吃几口就 饱"。更广泛的综述也指出,GLP-1 类药物与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