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黄金税收政策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实施差异化增值税政策:销售方免征增值税;买方发生实物交割时,投资性用途黄金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非投资性用途黄金则免征增值税 [9] - 政策导致非投资类企业(如珠宝商)进项税抵扣率从13%降至6%,成本可能增加约60元/克,并可能传导至终端金饰售价;投资类企业(如银行、大型金商)销售投资性金条则具备税负优势 [10] - 新税制将推动黄金交易渠道分化,交易所场内交易因税负更低而吸引力增强,可能促使黄金供给向场内集中以提升流动性;零售渠道因含税较高,需求可能受到抑制 [10] 重大政策: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反制措施,双方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11] - 美方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13] - 双方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13] 重大政策:公募基金监管 -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增强公募投资行为稳定性、明晰产品投资风格、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3] - 新规从基金管理人内部明确业绩比较基准设定、变更、披露规范及内部控制机制,到外部加强托管、销售、评价等环节,全链条、多维度地完善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要求 [13] - 此举填补了公募基金监管规则的空白,推动境内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范化,强化投资管理纪律性,引导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更好发挥公募基金价值投资工具属性 [14] 重大事件: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决定恢复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操作,此举措旨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的金融功能,并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展 [14] - 央行此前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和市场风险累积而暂停国债买卖操作,随着市场运行状况改善,恢复操作以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15] - 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被视为对债券市场改革和金融机构做市定价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流动性管理并可能影响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15] 重大事件:海南离岛免税新政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调整:商品种类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乐器2类,总数达47类;服装服饰、鞋帽等部分国内商品可入免税店免税销售;适用人群扩至离境旅客,享每年10万元免税额度且不限次数;岛内居民有离岛记录可全年不限次购买15类“即购即提”商品 [15] - 2018年至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总额年均增速接近30%,国内消费者在海南购买免税品比例从约5%大幅提升至超过20%;海南离岛免税市场规模占全国比重从约25%增长至约70%,全球市场份额从2%提升至8.6% [16] - 2025年超过900个国际知名品牌在海南集聚,新政通过“新增”和“优化”扩大政策享惠面,增加商品供给,改善购物体验,提升岛内居民获得感,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16] 重要数字:制造业PMI数据 -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0%,低于9月0.8个百分点,创2023年以来新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至50.0荣枯线 [18] - 制造业供需两端明显走弱:生产指数时隔五个月再度跌至收缩区间,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新订单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为2024年以来最低;新出口订单指数走低1.9个百分点至45.9%,为年内次低 [18] - 制造业活动收缩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需求和企业预期转弱,企业生产意愿趋于谨慎 [19]
财政部、税务总局就涉黄金税收发文;证监会、中基协发布涉公募领域重要文件|每周金融评论(2025.10.27-2025.11.2)
清华金融评论·2025-11-03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