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瓶颈从芯片转向电力供应,电力与节能成为下半场关键议题 [1][2] - 储能系统作为“能量银行”,通过解决电力供需时空错配问题,在能源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6][7] - 美国AI数据中心爆发式增长导致并网难题,配置储能成为解决并网容量需求、平抑功率波动的核心方案 [16][18]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超过40%,中国市场独立储能占比近60%成为核心增量 [11][12][14] 储能简介 - 储能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产能和用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匹配,提升能源灵活性和稳定性 [6] - 在时间匹配上,储能可解决如太阳能发电昼夜间供需不平衡问题 [6][7] - 在空间匹配上,储能可将偏远地区多余新能源传输至电力需求旺盛地区 [7] - 储能分为大储(容量≥1000kWh)、工商储(容量10-1000kWh)和户储(容量3-20kWh)三类 [8][9][10] 大型储能系统 - 大储是服务于发电侧、电网侧的规模化储能项目,是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基础设施 [8] - 大储核心特征为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需具备与电网深度互动能力 [8] - 应用场景包括与大型风光电站配套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以及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8] - 例如在西北风电基地平抑发电波动,在江苏、广东等省用电高峰释放百万千瓦级电力缓解电网压力 [8] 工商业储能 - 工商储针对工商业用户,核心定位是提供“降本增效+能源安全”的双重价值 [9] - 主要盈利模式为峰谷电价套利,例如部分工业省份峰时电价1.5元/度,谷时仅0.3元/度 [9] - 其他价值包括需量管理以降低基本电费支出,以及为数据中心等用户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9] 户用储能 - 户储主要面向居民家庭,通常与家庭分布式光伏配套构成“光伏+户储”系统 [10] - 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家庭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存储”,并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应急供电 [10] 全球储能格局 - 核心市场集中在中国、美国、欧洲、澳洲及新兴市场,各区域发展特征差异明显 [11]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均超过40% [12] - 欧洲市场按区域分三档毛利率:英国约45%、德意法约30%、东欧国家约20% [11] - 澳洲市场毛利区间20%-40%,新兴市场如中东毛利20%-25%、东南亚20%、南美22%-23% [11][12] 中国市场分析 -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量同比分别增长89%、191%,独立储能占比近60% [14] - 若不建设电化学储能,2024-2027年全国电网调峰缺口将累计达158GW、184GW、248GW、318GW [14] - 为缓解压力,2025-2027年国内电化学储能需新增50GW、60GW、66GW [14] - 容量电价政策改善盈利,甘肃项目20年期IRR从3.8%提升至8.7% [14] 美国市场分析 - AI推动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从2024年142TWh(占比3.6%)预计升至2030年323TWh(占比超8%) [16] - 美国在运营数据中心规模34.7GW,排队并网项目规模达100GW,得州并网排队时间长达11年 [18] - 配置储能可解决并网痛点,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达122-245GWh [16][19] - 储能补贴延续至2032年,2033年后逐步退坡,保障未来8年需求增量 [18] 阳光电源价值剖析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保持在45%以上,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8.3% [20] - 海外储能业务毛利率约40%,远高于国内25%左右水平 [20] - 2024年接连拿下沙特7.8GWh、英国4.4GWh、欧洲2.4GWh等大型海外储能订单 [20] - 风电变流器2023年和2024年全球出货量分别达32GW和44GW,市占率全球第一 [20] - 氢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解槽中标容量市占率超30%,海外订单占比超50% [22] - 切入AIDC赛道,预计2030年全球AIDC柜内外电源市场规模超4600亿元 [22] 伊戈尔价值剖析 - 公司为海外储能企业(如Fluence、特斯拉)储能变压器的核心国内供应商 [23] - 北美储能变压器潜在市场空间按年度40GWh装机量测算接近40亿人民币 [24] - 未来在北美储能市场有望占据25-30%份额,对应10-12亿营收,贡献2-3亿净利润 [24] 阿特斯价值剖析 - 公司大储业务布局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高盈利市场,美国市场占比约50% [25] - 在手储能订单超30亿美金,北美市场接近15亿美金 [25] - 按15-20%净利率测算,北美订单可贡献15-20亿人民币净利润 [25]
美国缺电持续发酵--储能产业剖析
傅里叶的猫·2025-11-03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