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召回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将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 [2] - 此次主动召回的直接原因是10月23日上海市一辆理想MEGA在正常行驶中发生自燃车辆在10秒内迅速燃爆并被大火吞没最终烧成空架 [2] - 事故车辆及同批次车辆使用的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在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的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 [2] - 理想汽车的云端预警系统在车辆起火4个多小时前已收到相关告警提示但由于此前从未出现过非碰撞起火的先例公司未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错过了提前介入处理的最佳时机 [2] 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问题分析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相对频繁不仅是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其他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频繁曝光包括小米SU7出现的多起严重安全隐患 [4] - 部分新能源车企存在种种夸大暗示甚至虚假宣传问题尤其是利用所谓的新技术透支着人们对科技和自主品牌的信任 [4] - 一些车企对安全缺乏敬畏在推销产品时过度强调舒适和性能等方面却对汽车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诉求着墨不多这很容易导致消费者放松对驾驶安全等的警惕 [4] - 当前很多活跃于车市的企业是跨界进入者这些企业给汽车行业带来鲇鱼效应促进了中国汽车业的跨越式发展但也带来了部分车企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5] 行业监管与召回制度现状 - 汽车召回制度早在2004年建立但企业召回主动性不足超过半数的车辆召回是在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督促下进行的部分企业将召回视为负担而非责任缺乏主动实施召回的意识 [5] - 今年早些时候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5] - 监管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往往需要较长周期当前汽车召回制度的门槛相对较高安全隐患与缺陷的发现机制仍有完善空间事故报告制度、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环节也需进一步系统整合 [6] - 以工信部发布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为例该标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强制性标准体现出中国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积极探索 [6]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市场生态建设 - 由于专业知识不对称等问题消费者在汽车出行市场更多是产品和服务安全的被动接受者一旦涉及车辆故障消费者本身安全防范和处置能力有限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更是如此 [5] - 亟需推进市场自律自治能力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表达的合理机制完善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利益相关者的受损补偿机制 [7] - 建议在汽车领域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制度等为供需双方提供对等的博弈制度框架基于法经济学原则赋予交易成本最低的主体更多权责激励其担负起对安全的守护责任 [7] - 安全是汽车业的生死符主动召回不是自我揭丑而是最基本的商业人格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同样需要消费者同行和监管部门构筑起相克相生的健康生态 [7]
安全是汽车业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