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问题的公共卫生重要性 -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疾病的直接诱因[6] - 国家卫健委紧急提醒体重管理刻不容缓,全民健康亮起红灯[6] 现有肥胖干预手段 - 体重管理需双管齐下,一方面依靠自律如合理运动、规律作息和科学饮食,另一方面可借助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6] - 目前市场上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已获得减重适应症批准,其本质是模拟人体内天然生物活性肽GLP-1,参与能量平衡调节、食欲控制与体重管理[7] 新型生物活性肽BRP的发现与特性 - 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利用AI计算工具筛选出一种全新天然生物活性肽——BRINP2相关肽(BRP),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8] - BRP由前体蛋白BRINP2经PCSK1/3切割生成,仅含12个氨基酸,主要在大脑中表达,人类脑脊液中BRP浓度为700pM-3nM[12] - 肽类激素是体内含量极低、由不足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微小分子,在能量平衡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已确认神经肽Y、胰岛素、瘦素、GLP-1等12种与摄食调节相关的肽类激素[10] BRP的临床前研究效果 - 小鼠实验显示,BRP能显著抑制食物摄入,注射后立即生效并持续3小时,5mg/kg剂量可有效减少食物摄入,20mg/kg剂量几乎完全抑制食欲[14] - 在14天治疗周期内,肥胖小鼠注射5mg/kg BRP平均减重4克,效果与100μg/kg利拉鲁肽相当,且仅减少脂肪质量而保留瘦体重[14] - 迷你猪模型实验证实,注射2mg/kg BRP后1小时内食物摄入量减少50%,效果类似于8μg/kg利拉鲁肽,且无不良反应[16] - BRP通过减少进食频率、延长餐间间隔来降低总摄食量,但不改变单次进食量,且未引发焦虑行为、活动能力变化或恶心厌食现象[14] BRP的作用机制 - BRP通过激活下丘脑结节区、视前区、弓状核、背内侧核神经元的FOS基因表达,启动cAMP-PKA-CREB-FOS信号通路来调控食欲[16] - 其作用机制与GLP-1、瘦素、黑皮质素4受体等已知食欲相关肽类激素完全独立,为肥胖治疗开辟了新方向[8][16] 行业研究平台与资源 - 肥胖世界平台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桥梁[2][23] - 《柳叶刀》发布数据显示全球近9亿人肥胖,68%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体重减半[21]
斯坦福AI揭秘超级减肥神器!不靠GLP-1照样燃脂,全新多肽机制首次曝光,减重效果堪比"司美",代谢疾病患者迎来福音!
GLP1减重宝典·2025-11-04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