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 小马智行在面向香港投资人的路演PPT中,将文远知行的开放运营城市仅标注为“北京”,订单量标注为“零”[6] - 此举引发文远知行CFO李璇连夜发文驳斥,称小马智行有“片面不实、刻意贬低的表述”,并就运营区域、运营数据、技术实力及技术路线逐一进行回应[6] - 两家公司同样定于11月6日冲刺港股,此次交锋发生在上市前夕的敏感时刻[9] 竞争核心:数据规模 - 自动驾驶行业的估值关键基石是数据规模与技术路线的先进性[11] - 车队行驶的总里程是核心指标,因为里程越多,捕获的有效数据越丰富,算法迭代的燃料就越充足[11] - 小马智行招股书内总行驶里程为4860万公里,文远知行官网显示总里程超4000万公里,但最新招股书内数字改为5500万公里,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11] 竞争核心:技术路线 - 争论焦点在于谁真正掌握了更前沿的“端到端”技术[13] - 文远知行强调其与博世、奇瑞合作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已实现量产,并反驳小马智行称其仅有“两段式”技术的说法[12] - 文远知行同时指出“小马智行L2+项目没有量产”,暗示其宣称的“完全端到端”缺乏落地支撑[12] - “端到端”技术由马斯克在2023年力推,被视为自动驾驶下一代解决方案,能否跟上此潮流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创新形象和市场估值[13] 行业背景与商业化困境 - 两家公司同为百度系出身,早期路径高度重合:聚焦L4,推进Robotaxi试点[16] - Robotaxi商业化进展缓慢,而L2+辅助驾驶市场竞争激烈[16] - 政策是影响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因素,政策开放的缓步前行使得Robotaxi规模化难以实现[17] - 技术优势不再绝对,商业化路径不确定,两家公司都尝试向L2+市场寻求出路,但面临华为、Momenta等强敌以及车企自研的竞争压力[18] 财务状况与上市募资 - 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净亏损6.81亿元,同比扩大约75.07%,文远知行净亏损7.92亿元,同比收窄10.32%[18] - 小马智行三年半合计亏损34亿元,文远知行三年半合计亏损65亿元[18] - 小马智行美股总市值70.82亿美元,文远知行为34.09亿美元,即便上半年文远知行的毛利率约为小马智行的两倍[19] - 小马智行香港上市最终发行价定为每股139港元,预计募集约67.1亿港元(约合8.64亿美元),并确认5名基石投资者[19] - 文远知行计划在香港发行约8825万股股票,筹资29.32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19] - 小马智行募资主要用于做规模、补研发,其上半年现金流出暴涨超459.55%;文远知行募资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开发、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和运营[19] 竞争态势总结 - 当前自动驾驶赛道远未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两家公司的交锋更像是L4赛道集体焦虑的一次集中宣泄[20] - 在真正的蛋糕做大之前,关于规模和技术的较量或许只是漫长竞赛中的一个插曲[20]
IPO前夜互掐,一场价值超90亿元的口水战
虎嗅APP·2025-11-04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