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资格条件 - 纳税人纳税缴费信用级别需为A级或B级 [2]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3]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4] - 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5] 留抵退税申请与计算 - 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进项构成比例 × 100% [9] - 进项构成比例根据纳税人适用的政策条款不同,计算期间分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或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当年1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 [10] - 纳税人适用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缴费信用级别,以提交《退(抵)税申请表》时的级别为准 [11] - 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的纳税人,按最近一期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12] 退税申请与后续处理流程 - 纳税人应当于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次月,在完成增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 [14] - 申请缴回已退还的全部留抵退税款需提交《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税务机关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 [6] - 缴回全部留抵退税款后,纳税人可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将缴回的退税款填写在相关栏次,并继续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6] - 税务机关核准留抵退税后,纳税人需按核准退税额调减当期留抵税额,并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当期作进项税额转出 [16] 留抵退税与即征即退政策衔接 - 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纳税人,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15] - 纳税人一次性缴回全部留抵退税款后,可自缴回当月起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15] - 纳税人一次性缴回已享受的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全部税款后,可自全部缴回次月起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15] - 选择适用留抵退税或即征即退等政策后,自全部缴回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变更 [15] 进项构成比例计算细节 - 计算进项构成比例时,参与计算所属期内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无需从已抵扣的七类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中扣减 [8]
热点问答丨关于完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十问十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11-05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