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衰落之我见
白酒行业资本市场表现 - 中证白酒指数自去年9月行情启动以来仅上涨10%,几乎无增长,当前点位不足2021年初高点的一半[5] - 贵州茅台在沪深300指数中市值排名第六,可能进一步下滑至第八或第九,五粮液市值排名第二十七[5] - 白酒板块被资本市场边缘化,成为嘲讽对象,近期朋友圈有七人讨论"白酒过时"话题[5] 白酒产品特性与消费场景 - 白酒度数普遍超过40度,知名品牌如茅台、五粮液达53度,远高于国际主流烈酒[7] - 主要饮用场景集中于饭桌佐餐,极少用于调鸡尾酒或非佐餐社交,全球前100款鸡尾酒无一款以白酒为基酒[8][9][12] - 价格区间跨度大,但高档产品定价高昂,例如茅台、五粮液单价可达千元以上,而国际类似烈酒如格鲁吉亚"恰恰"仅售40元人民币[9][11] 白酒文化与社会接受度 - 白酒文化被归结为"服从性测试",通过敬酒和罚酒体现权力关系,导致年轻消费者流失[13] - 佐餐场景占比过高,缺乏自饮或休闲社交场景支撑,例如无人开设纯白酒酒吧[12][13] - 与国际饮酒习惯对比,俄罗斯等传统烈酒佐餐国家已转向葡萄酒,白酒的单一场景模式难以持续[10][13] 行业竞争与替代品趋势 - 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占据佐餐和社交生态位,黄酒曾主导中国市场但已衰落,白酒当前地位被视为历史异常[14][15] - 精酿啤酒节、威士忌节等国际酒类活动流行,强调低度、慢饮或调酒文化,与白酒的高强度快饮模式形成反差[10] - 资本市场上,白酒公司估值曾居前列,但行业依赖高度致癌性产品(53度酒精)的商业模式受到质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