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刚刚发布了VLA 2.0,但去掉了语言转译......

小鹏VLA技术进展 - 小鹏发布VLA 2.0,采用两套方案并行研发:传统V→L→A路径和新型V/L→A路径,后者与特斯拉ICCV分享的技术思路类似,语言输入与视觉输入并行而非作为中间件[2][3][6] - V/L→A方案去除了语言转译环节,但仍以视觉为核心,是世界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最高有效算力达2250 TOPS[6] - 技术框架参考开源算法如ORION,可同步输出感知结果、自车轨迹及思维链,世界模型参与未来场景预测[5] - 公司计划入局Robotaxi领域,配置四颗图灵AI芯片,算力提升至3000 TOPS[8] 自动驾驶技术趋势与行业动态 - 行业正加速解析特斯拉公开的新技术信息,VLA与V/LA被视为L3技术突破的关键路径,世界模型与VLA的路线竞争尚未定论[10] - 业内技术思路趋同,重点在于工程优化效果,例如ORION框架通过潜在标记与世界仿真器交互实现强化学习[5] 自动驾驶社区资源与生态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社区规模超4000人,覆盖近40项技术方向,包括VLA、BEV感知、世界模型等,目标两年内扩至近万人[14][20][31] - 社区整合超60个数据集、40个开源项目及仿真平台,提供技术路线图、求职内推与行业大佬直播,如小米汽车云端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岗位内推[17][23][26][31] - 学习资源涵盖全栈课程、7大福利视频教程及超100场专业直播,内容涉及端到端自动驾驶、3DGS闭环仿真等热门领域[23][3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