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对决AI!金融科技打响AI欺诈攻防战
经济观察报·2025-11-07 17:08

AI金融欺诈新形态 - 出现新型“注入式攻击”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恶意代码劫持手机摄像头,用预录的AI伪造动态视频绕过银行活体检测[2][3] - AI深度伪造技术可快速生成高度逼真的“孪生照片”,大部分难以通过肉眼识别真伪[6] - AI欺诈从图像延伸至声音,算法可识别异常背景音(如多人说话、设备杂音)和通过语调语速变化判断说谎风险[6][7] AI反欺诈防御技术 - 防御技术通过分析AI生成图像的技术印记(类似修图软件代码残留)来判定虚假并拦截[5] - 算法校验画面背景一致性,如检测到视频背景重复或与真实场景逻辑不符则判定为可疑[5] - 纯算法已无法完全防范,需从算法、终端、身份网络等多维度构建防御体系[5] - 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并模拟攻防测试[10] 技术应用与落地场景 - AI反诈技术作为SaaS产品可灵活集成到手机银行等应用程序,提供全流程反诈监控服务[9] - 技术落地场景覆盖银行、保险、证券、政务服务、电商等所有需电子身份认证的领域[9]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智方便”App在税务、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应用生物识别认证,需AI防御系统确保真人操作[12] 行业合作与数据训练 - 香港金管局牵头搭建跨银行间诈骗数据交流平台,汇总同步各银行诈骗数据[12] - 中银香港每日产生数百万条个人金融交易数据,为AI模型提供丰富训练样本[14] - 模型训练依托历史“打标数据”(银行专家人工分析确认的可疑交易数据)优化规则,减少漏报误报[15] - 香港金管局生成式AI沙盒计划吸引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合作伙伴提交27个案例,推动安全可靠AI应用[10][11] 银行具体防控措施 - 中银香港构建AI反诈体系,将AI模型与传统数据模型融合,实时监控交易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11] - 线上开户设置20万港元转账额度限制,解除限制需线下分行完成身份验证以防信息盗用[11] - 汇丰香港为中小企业定制信贷方案,接入“智方便”App生物识别功能验证企业主信息真实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