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IRON机器人发布与市场影响 - 2024年11月小鹏汽车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走猫步”视频引发“真人扮演”质疑,公司通过一镜到底、拆解腿部视频在24小时内回应质疑[1] - 小鹏与特斯拉路径高度重合:均从汽车跨界人形机器人,由野心CEO带队,何小鹏认为机器人是20万亿美元市场,与马斯克对Optimus的推崇一致[3] - 小鹏IRON的发布被视为具身智能的“奇点时刻”,技术回应速度超越历史怀疑论,公司计划2026年底实现量产并投入1000亿资金[5] 小鹏IRON的技术创新与设计哲学 - IRON拥有82个自由度,采用仿人脊椎设计,可吸收地面冲击、动态分配重心,并利用弹性势能优化能源效率[7] - 仿生肌肉采用3D打印晶格结构实现轻量化与刚度,全包覆柔性皮肤降低“恐怖谷效应”,用户未来可自定义机器人体型和性别[9] - 脚尖被动自由度设计让脚掌“滚动”前进而非拍打地面,提升步伐轻盈度与节能性,相当于“被动稳定器”[9] - 小鹏机器人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 TOPS,使用VLA架构大模型,与汽车共享云端AI基础设施及EEA架构[13] 小鹏机器人的发展基础与生态策略 - 公司2020年收购“多够机器人”成立鹏行智能,团队规模曾超300人,2023年后稳定在200人左右[12] - 小鹏机器人将开放SDK供全球开发者二次开发,对标特斯拉的开放生态策略,以生态构建护城河[13] - 公司采取“梯度推进”商业化路径:2025年落地导览、导购等低风险场景,中期瞄准工业巡检与物流,长期聚焦家庭服务[19] 小鹏与特斯拉的竞争与估值逻辑 - 小鹏当前PS估值仅1.5–2倍,而特斯拉超过10倍,差距源于AI应用溢价;小鹏通过“AI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体系对标特斯拉AI生态[16] - 小鹏优势包括更贴近中国供应链、仿生结构深度创新、固态电池等行业首发技术;特斯拉优势在于全球AI算法、用户基础及愿景感召力[16] - 2026年小鹏与特斯拉Optimus计划同步量产,双方将在机器人赛道正面交锋,小鹏目标从“追随者”转为“规则定义者”[20]
小鹏能否成为下一个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