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火爆,一周又融了好几十亿
凤凰网财经·2025-11-07 21:29

行业融资热度 - 10月20日至今,国内具身智能及其上下游有四家企业披露融资,合计金额超过20亿元[1] - 融资覆盖了从高自由度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到人形机器人整机,再到具身智能平台的完整链条[1] - 从投资结构看,国资背景资金的参与度显著上升,产业基金与地方政府平台频繁现身[1] 国资布局 - 10月27日,具身智能领域的央企代表"五八智能"宣布完成约5亿元首轮战略融资,由国新基金与浙江产投联合领投[3] - 10月26日,松延动力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车转型升级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等国资力量[4] - 10月22日,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石景山产业基金等地方国资平台,以及中信金石、中证投资等金融央企[4] - 10月24日,灵心巧手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主导投资方包括京国瑞管理公司和博佳资本等国资身影[6] - 202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首次被提及,并纳入未来产业培育体系[6] 商业化进展与价格趋势 - 松延动力发布全球首款定价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售价仅为9998元[7] - 2025年被业内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元年,头部整机厂的年出货量已突破千台[7] - 9月3日,优必选宣布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被认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订单[8] - 优必选还中标了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8] 行业挑战与理性声音 -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所谓"超大订单"中不排除存在一定的"虚火",机器人满足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 - 智元机器人高管认为,当前一些大额订单的真实性"可能虚虚实实",让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去做高负载、持续续航、高节拍的工作,概念成分会更多[9] - 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是更适合在室内环境做更明确的任务,室外场景对IP防护等级比较有挑战[9] 核心零部件(灵巧手)发展 - 灵巧手被视作具身智能落地的"最后一厘米",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在训练快递分拣任务中,单只手的寿命只有约六周,且成本高达6000美元[10] - 深圳星际光年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灵巧操作底层技术攻关、灵巧手操作系统研发及核心团队扩张[11] - 灵心巧手在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后,公布其产品已实现量产与市场化应用,订单量已突破千台,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实现高自由度灵巧手千台量产的公司[11] - 灵心巧手最新型号Linker Hand O6仅重370克,可无缝适配主流人形机器人与机械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