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万罚单背后:审计硬刚上市公司
审计机构的关键作用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对南卫股份进行年度审计时,发现其“在建工程”科目存在资金占用疑点[3] - 审计项目组通过专业分析,穿透复杂的资金流转表象,推测出存在“公司资金通过在建工程被占用”的关键事实[5] - 天衡所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和非标意见的财务审计报告,导致南卫股份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 南卫股份董事长李平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大规模减持公司股票818.40万股,避损金额达1177万元[1][6] - 财务总监项琴华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卖出5.4万股公司股票,成交额34.05万元,避损金额约10.17万元[10] - 公司高管在知悉内幕信息后并未积极整改,而是选择减持股票以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6] 监管处罚结果 - 江苏证监局对董事长李平处以“没一罚三”的处罚,合计罚没金额超4710万元[9][10] - 财务总监项琴华被没收违法所得10.17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罚款金额是其违法所得的近15倍[10] - 处罚结果传递出监管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的信号,无论涉及金额大小,触碰红线均需付出沉重代价[11] 中介机构行业趋势 - 监管层持续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对中介机构实行“一案双查”和“双罚制”,驱动行业自律升级[13] - 中介机构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加大投入,如某会计师事务所质控人员数量增加超过三成,并新增多道质控流程[14] - 科技手段被深度应用于尽职调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工具更有效地识别隐蔽的违规行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