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观社论|乐见遏制趋利性执法新举措
经济观察报·2025-11-08 15:18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营商环境的目标或仅停留于口号。重 建民营经济的信心绝非易事,信心贵过黄金。唯有严守权力边 界、筑牢产权保护底线,才能守住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 作者: 经观社论 封图:图虫创意 远洋捕捞式异地执法暴露出权力的傲慢,本质是公权力的异化及其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不管是根据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执法权源于公民权利让渡;还是根据"人民主权"的核心价值理念,执法权来 源于"为人民服务",都可以说,当执法者沦为地方财政的创收工具,仅为特定区域的财政利益服 务,权力就脱离了法治约束,丧失了正当性。 执法权的正当性只能来源于依法行政,任何将非法定目标(如财政创收)纳入执法导向的行为,都 是对法治精神的背离。地方财政压力应通过科学治理手段予以化解,不能以牺牲市场公平和公民权 利为代价。趋利执法不仅体现出公权力的越界,更透露出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攫取型"执法思 维。市场经济强调契约精神、公平监管和法治环境,"攫取型"执法思维则类似前现代社会的"苛捐 杂税""充实府库""权力寻租"。通过权力强行侵占市场主体的劳动成果,终将损害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 《八项举措》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规范和监督机制,有助于从操作层面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