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银发经济,涌现出哪些一骑绝尘的大品牌?
创业家·2025-11-08 17:58

日本银发经济与消费趋势 - 日本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所有企业均需面对银发经济或老年人市场[2] - 即使儿童服装企业,在产品研发时也重点调研老年人需求,因给孩子买衣服的往往是祖辈[3][4] - 食品行业集中精力解决老年人需求,如养乐多Y1000因助眠效用热销,反映老年人对优质睡眠的共性需求[5][6][9][10] - 酒类企业三得利在银发经济背景下,除酒类产品外重点研发健康食品与营养品[11][13] - 味之素推出大量面向老年人的商品[14] - 没有所谓的“银发赛道”,在人口结构变化时所有商家都需做好储备和创新[15][16] 日本国民品牌低增长期经营逻辑 - 2025年市场饱和、增量稀缺环境下,消费企业需避免“脑补式决策”,而应像农民种地一样亲手触摸土壤、观察作物、感受气候[21] - 日本国民品牌在低增长期破局核心在于全场景中让消费者“超预期”,通过“稳根基+小创新”持续积累增长势能,而非追求“颠覆性冒险”[21] - 基于门店场景,7-11的OFC区域督导深入加盟门店现场,基于实际销售数据提供选品、陈列、库存建议,实现总部与加盟商共生[22] - 神户物产业务超市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近一半,买手通过去菜市场观察老太太挑菜确定沙拉蔬菜配比,工厂在近郊实现早上生产饭团中午上架[23] - 基于消费场景,WORKMAN从B端转型C端的关键是不追都市潮流,而是扎进工地、郊区看蓝领对耐穿不贵裤子的真实需求,补上市场空白[24] - 龟甲万每年收集10万份消费者反馈,根据不同场景研发不同盐度、发酵时长的酱油,从场景需求出发打磨工艺而非依赖添加剂提鲜[24] - 花王长期维持高研发投入占比,通过技术矩阵运营将研发与海外市场差异化需求直接挂钩,让技术转化为产品收入[24] - 基于产品场景,三得利威士忌调和师奥水精一每天品尝200种原酒,通过酒体本身判断陈酿效果而非依赖实验室数据,创造“响30年”独特风味[25] - FANCL聚焦无添加、功能性健康食品,针对中国顾客觉得胶囊太大改为小颗粒,日本顾客更在意无添加则在包装上标注更细,实现需求跨地域适配[25][26] 日本企业参访与案例详情 - 7-11前CIO碓井诚分享《价值共创社会的应对与7-11的创新进程》,其曾受邀赴京东总部分享,阿里、京东、美团高层均曾请教其零售破局之道[27] - 神户物产业务超市创立于1981年,全日本拥有1000多家店铺,销售规模200亿人民币,拥有340支自有品牌商品,在日本国内自有25家食品加工工厂,全球合作工厂超过350家[27] - 7-11日本1号店于1974年5月15日在东京丰洲开业,由铃木敏文亲自操刀,标志美国便利店品牌正式登陆日本[28] - WORKMAN为日本最火平价工装户外品牌,关注度超过优衣库,店铺1000余家比优衣库多300家左右,近年来店铺数和利润率增速均超过优衣库,市值已超过高岛屋和三越伊势丹两家百货巨头之和[29] - 龟甲万从17世纪早期东京野田家庭作坊起步,凭借祖传秘方和制造工艺生存380余年,从酱油到调料、葡萄酒、番茄制品等领域拥有2000多种相关产品[29] - 三得利创立于1921年,以生产销售酒精饮料和软饮为主,威士忌产品如山崎和响最为著名,啤酒品牌包括三得利万志啤酒[33] - 三得利首席威士忌调和师奥水精一1973年加入公司,1999年晋升首席调和师,每天品尝200多种原酒,主导开发“响30年”、“山崎50年”和“山崎35年”等世界知名威士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