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核心发现 - 本次调查共有2031位读者参与,其中34.1%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有过出轨行为,42.9%的受访者经历过另一半出轨,表明出轨在当代亲密关系中已非小概率事件 [5][7] - 调查旨在搁置道德审判,探讨出轨行为背后的情感逻辑、心理动因及其对亲密关系的伤害 [7] 对出轨行为的定义 - 近八成受访者对出轨持高标准定义,40%的人认为精神或肉体背叛都算出轨,38.1%的人将暧昧聊天、隐瞒的单独约会等边界行为也划入出轨范畴 [11] - 性别差异显著:45.3%的女性将边界行为视为出轨,而男性对此的接受度仅为28.8%;23.1%的男性认为只有发生实质性身体接触才算出轨,此比例是女性(10.9%)的两倍以上 [12][13] - 出轨者与受害者的认知存在差异:出轨者中仅26.4%将边界行为等同于出轨,低于整体样本的38.1%;而受害者中这一比例更高,达42.9%,显示双方在出轨定义上存在隐形障碍 [14] 出轨行为的背景与动因 - 学历与出轨行为呈正相关:有过出轨经历的人群占比从高中学历的15.4%一路攀升至硕士、博士学历的34.2% [17] - 出轨前原有亲密关系已存在问题: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64.5%)、关系进入平淡期缺乏新鲜感(57.8%)、性生活不和谐(44.5%)是主要问题 [20] - 出轨的主要动机是寻求情感连接/理解/慰藉(65.8%),略高于寻求性刺激/满足(63.2%),表明情感需求不满足是更深层次的诱因 [23] 出轨后的心理状态与选择 - 出轨后对原配的情感复杂多样,19%的人表示依然深爱对方,同样比例的人感觉平淡与习惯,爱恨交织、疏离等情绪占比在10%-16%之间 [27][29] - 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出轨后情感更偏向平淡或依然深爱,女性则更多表现出疏离或感情消退 [31] - 超七成(70%以上)出轨者选择隐瞒事实,仅10%会主动坦白,另有10.2%的人处于内心挣扎状态,隐瞒行为的核心是对代价与后果的权衡 [34][35] 被出轨方的反应与伤害 - 37%的受访者表示在发现对方出轨后会立即结束关系,此为最高比例的反应方式 [37] - 代际差异显著:年龄越小对伴侣出轨的容忍度越低,更倾向于直接切割关系;年龄较大的群体更倾向于尝试沟通和修复 [39] - 出轨带来的最大伤害是情感背叛和欺骗(78.6%),其次是对未来规划和信任感的打击(69.5%),性层面的不忠(48.7%)排在第三位 [41] - 50.4%的人认为出轨是无法原谅、不可逾越的底线 [44] 对亲密关系的核心需求与维系要素 - 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最需要的是情感连接与精神共鸣(45.1%),其次是安全、稳定与陪伴(33.0%) [60] - 维系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是:开放真诚的沟通(84.0%)、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83.5%)、彼此信任与忠诚(80.8%) [64] - 出轨者更重视激情与身体亲密,而对安全稳定的需求显著下降;无出轨经历者则更重视安全和稳定(37.3%) [62][63]
虽然我出轨了,但我仍始终如一地爱你丨2025出轨行为报告
36氪·2025-11-08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