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月销10w+的「拉夫抡人」,都是谁在买?
36氪·2025-11-09 10:09

山寨服装市场泛滥现状 - 中产流行品牌ALO、MiuMiu、拉夫劳伦成为低仿重灾区,山寨产品在电商平台和线下市场广泛流通[24][25][28] - 山寨产品价格区间极大,ALO仿款低至10元,卫衣拼单价69元,部分店铺销量超万件[29][95] - 仿冒品牌logo出现大量变体,如ALO被篡改为ola、al0、AlO等,拉夫劳伦标志性小马图案出现两匹马互殴、关公骑马等扭曲版本[32][56][58] 消费者被动卷入山寨困境 - 普通消费者在不知情情况下购买山寨产品,导致社交尴尬,如穿着仿款被误认为穿戴奢侈品[75][76][108] - 消费者陷入购物困境:低价商品恐为假货,高价商品仍可能仿冒大牌,基础款甚至抄袭小众品牌设计[81][82][85][86] - 受害者形成"冤种联盟"发声,核心诉求是避免在不知情情况下因山寨logo丢人[72][111] 山寨产业链驱动因素 - 山寨利润空间达20%-30%,低技术壁垒使服装仿造容易,瑜伽服等品类专利面料仿制难度低[98][100] - 品牌logo成为社交货币,山寨厂商通过直接复制热门品牌标识快速蹭热度获利[97][99][103] - 电商平台成为山寨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促销策略进一步助推仿冒品流通[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