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将北京打造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核心枢纽,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5][6] 总体要求与目标 - 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数据和基础设施两大基础,打通供给、流通、应用和安全四个环节,构筑技术创新、要素服务和产业发展三大体系 [6] - 到2027年,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规模明显提升,数据市场培育取得突破 [6] - 到2029年,实现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高效配置,数据要素成为北京城市竞争新优势 [6] 夯实数据要素基础环境 - 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包括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机制及安全治理制度 [7] - 超前部署数据基础设施,构建高速互联、高效调度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8] - 分类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挖掘能力 [8] 加强多主体数据资源供给 - 有效扩大公共数据供给,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制度,深化金融公共数据专区运营,加快建设医疗、医保、医药等公共数据专区 [10] - 创新企业和个人数据供给,鼓励企业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11] - 加快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多方合作共建及收益分享机制,围绕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12] 推动多层次数据资源流通 - 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提升功能定位,强化规则引领和技术支撑,打造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核心枢纽 [13] - 繁荣数据市场,鼓励发展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产品等多类型流通交易,探索数据入股、数据信贷和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模式 [14] - 有序推进数据跨境流动,优化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落地 [15] 促进多场景数据资源应用 - 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打造应用场景示范 [16] - 创新数据应用环境,完善场景开放创新机制,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公共数据训练基地和数智北京创新中心 [17] 发展数据要素生态体系 - 构建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的数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行业数据要素创新中心 [20][21] - 完善数据要素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专业化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支持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发展 [22] - 培育数据产业发展体系,制定数据产业发展政策,开展数据企业梯度培育,支持数据企业上市 [23] 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实施,建立市领导牵头的定期调度机制,研究组建北京数据集团,推动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转型升级 [24] - 强化人才建设,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鼓励校企合作建立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完善数字人才职称评价体系 [25] - 完善政策保障,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配置为主的多元化保障机制 [26] 北京数字经济成果 - 2021—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5%,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为9%,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7% [3] - 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69个,位居全国首位 [3] - 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3]
利好!北京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2025-11-09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