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观点 - 存储芯片行业正经历由AI驱动的结构性变革,进入一个由技术迭代与需求爆发共同定义的“超级周期”或“结构性繁荣新时代”[2][40] - 行业增长逻辑从传统的“供需博弈”周期,转变为“AI需求牵引-产能高端倾斜-技术迭代加速-价格结构性上涨”的新闭环[35][40] - 全球存储巨头(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业绩全面超预期,从去年的行业低谷中强势复苏,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上升周期[2][3] 三星电子财报与战略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86.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5%;营业利润飙升至12.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2.6%,环比激增159.6%,创近三年最高水平[3] - 存储业务是绝对增长引擎,Memory业务营收26.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20%,占集团总营收的31%;存储业务营业利润达7万亿韩元,占集团整体利润过半[6][10] - 增长得益于AI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市场需求,推动HBM3E实现规模化出货(单季度比特销量环比增长80%)和DDR5成为核心增量,HBM4样品已交付所有目标客户,计划2026年量产[7][8] - 计划2025年投入47.4万亿韩元用于设施建设,其中86%预算投向半导体部门,重点扩建HBM4产线;并加速押注先进技术,从ASML购入5台High-NA EUV光刻机[8][10] SK海力士财报与战略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创历史峰值:营业收入24.4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营业利润11.3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12.6万亿韩元,同比激增119%,净利率高达52%[11] - DRAM业务是核心收入来源,营收19.07万亿韩元,占比78%;HBM业务在DRAM总销售额中占比高达40%,12层HBM3E销量持续攀升,128GB以上DDR5内存出货量环比翻倍[13] - 在全球HBM市场占据58%份额,已与英伟达就HBM4供应完成谈判,单价约560美元,比HBM3E价格上涨50%以上;2026年全系列存储芯片产能已全部售罄[15][16][37] - 提出“全栈AI存储创造者”愿景,技术路线图明确:2026-2028年推出HBM4/HBM4E等,2029-2031年升级至HBM5/HBM5E与3D DRAM技术;并加速清州M15X工厂和龙仁半导体产业群产能扩张[17][19][21] 西部数据财报与战略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8%;营业利润率30.4%,毛利率提升至43.9%,同比扩大6.6个百分点[21][22] - 云服务业务是绝对增长支柱,营收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总营收比重达89%;近线存储容量出货达183艾字节,同比增长30%[22][23] - 订单能见度高,前七大客户均提交2026年上半年采购订单,最大超大规模客户签订了覆盖2027年全年的长期协议;通过自动化与AI优化提升产能利用率至90%,而非新增产能[24][25] 美光科技表现与行业预判 - 2025财年营收创下373.8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48.8%;第四季度营收113.2亿美元,同比激增46%;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23.7%跃升至40.9%[26] - 数据中心业务占总营收的56%,HBM、高容量DIMM等产品合计收入10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超五倍;第四季度HBM收入接近20亿美元[29] - 公司预判2026年DRAM供应可能比现在更紧张,因AI应用对HBM需求大幅上升,而HBM生产消耗的晶圆量约为标准DRAM的三倍,将加剧全球存储芯片供需失衡[30] 行业价格与供需动态 - 存储产品价格进入强劲上行通道,DDR5 16Gb颗粒报价在一个月内暴涨至15.5美元,PC通用DRAM固定交易价格从1月的1.35美元上涨至9月的6.30美元,涨幅达367%[33] - 供需失衡是涨价核心逻辑,AI领域每月对内存的需求达数十万片晶圆,推动HBM、DDR5等高性能产品供不应求,三星已停止DDR5 DRAM合同报价,SK海力士部分DDR5产品实现“零库存”销售[33] - 三大寡头摒弃“规模优先”策略,转向“利润优先”,将先进制程产能集中投向高附加值产品(如DDR5与HBM),导致中低端产品(如DDR4)出现严重供需错配[34] 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 - HBM领域技术迭代迅猛,2025年全球HBM总产能增至54万片,同比激增105%;HBM4成为竞争焦点,SK海力士预计将占据HBM4市场60%以上份额[35][39] - 头部厂商资本开支力度加大:三星电子2025年计划投资47.4万亿韩元,美光科技2026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131亿美元,SK海力士2026年资本支出预计高于2025年[8][30][38] - High NA EUV光刻技术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三星和SK海力士均已引进该设备;ASML第三季度存储类新订单占比从16%提升至47%,印证行业对先进设备的强劲需求[10][38]
存储芯片,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