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五年规划首提“建设能源强国”,有何深意
国家能源局·2025-11-11 09:54

能源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意义 - “能源强国”目标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中[2] - 建设能源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能源领域提出的新要求[3] - 能源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物质基础[3] 能源消费与产业支撑 - “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消费将持续刚性增长,预计每年新增用电量约6000亿千瓦时[3] - 能源产业链条长、创新活跃、带动效应强,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5] -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5] - 建设能源强国有助于将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催生新质生产力[5] 能源安全与技术创新 - 构建强大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及创新体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可增强大国博弈中的战略主动[6][7] - “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在新能源发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重型燃气轮机等领域取得新突破[7] - 中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9] 绿色低碳转型与全球贡献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8] - 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有助于落实“双碳”目标,打破国际绿色壁垒,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8] - “十四五”时期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9] - 中国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9] 能源供应现状与未来展望 -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9] -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9] - 到“十五五”末,中国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