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沃伦·巴菲特宣布结束其60年投资生涯,不再撰写伯克希尔年度报告及在股东大会发言,以"归于沉寂"作为告别 [5] - 巴菲特回顾个人成长与伯克希尔发展历程,强调幸运、奥马哈地域文化及伙伴关系对成功的关键作用 [7][10][15] - 公布最新慈善捐赠计划,将价值超过1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B类股票分配给四个家族基金会 [3] - 明确格雷格·阿贝尔将接任CEO,表达对其领导能力的充分信心,并展望伯克希尔未来稳健发展 [6][23][24] - 分享人生哲学与忠告,包括从错误中学习、选择榜样、善良无价等价值观 [26][29] 巴菲特职业生涯告别 - 巴菲特以"归于沉寂"宣告结束年度报告撰写和股东大会长篇发言,但保留通过"感恩节信"与股东及子女沟通 [5][6] - 其投资生涯长达60年,最终以95岁高龄画上句号,强调幸运是成功最大秘密 [3][7] 慈善捐赠行动 - 将1,800股A类股转换为270万股B类股进行捐赠,其中向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捐赠150万股,向薛伍德基金会、霍华德·G·巴菲特基金会和诺瓦基金会各捐赠40万股 [3] - 捐赠总价值超过13亿美元,已于公告当日完成交付 [3] - 加速捐赠计划旨在让子女在健康状态下主导慈善遗产分配,避免"死后掌权" [20][22] 伯克希尔领导层过渡 - 格雷格·阿贝尔被任命为年底接任的CEO,评价其为出色管理者、诚实沟通者及快速学习者 [6][23][24] - 巴菲特保留部分A类股直至股东对阿贝尔建立充分信任,预计过渡期较短 [21] - 强调阿贝尔是管理公司及股东资金的最佳人选,对其长期健康表达祝愿 [24] 奥马哈地域与文化影响 - 奥马哈被描述为创业、生活及家庭养育的绝佳地点,深刻塑造巴菲特、芒格及伯克希尔文化 [10][15] - 多位关键人物如查理·芒格、斯坦·利普西、唐·基欧等均与奥马哈有深厚渊源,形成紧密合作网络 [10][11][13] - 巴菲特自1956年定居奥马哈至今,子女均在此成长,强调地域对个人及公司发展的持续影响 [14] 人生哲学与价值观 - 提出"比前半生更满意后半生",倡导从错误中学习、选择榜样模仿、持续自我改进 [26][29] - 定义伟大为善行而非金钱、名气或权力,强调善良无价及人人平等理念 [26] - 引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故事鼓励主动规划人生意义,而非等待意外触发改变 [26] - 承认美国机会分配不公,但感恩整体环境带来的机遇 [26]
95岁巴菲特发布“谢幕信”:选择你的榜样,努力像他们一样
高毅资产管理·2025-11-1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