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N3先进制程产能紧张现状 - 台积电N3先进制程产能已接近极限,面临英伟达等AI巨头的井喷式需求[1] - 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自向台积电请求增加芯片供应,为下一代AI芯片(包括Rubin系列)确保N3产能[3] - 摩根大通预测,到2026年底台积电N3实际月产能仅能达到14万至14.5万片晶圆,而英伟达要求扩张至16万片,存在显著供应缺口[3][1] 台积电的产能扩张策略与限制 - 公司策略是优先将新建晶圆厂用于更先进的N2、A16等下一代制程节点,而非在N3生命周期后期投入过多新产能[4] - 2026年N3产能主要增量将来自台南Fab 18工厂的产线转换,预计可将约3万片月产能的N4产线转换为约2.5万片月产能的N3产线[4] - 若英伟达获准向中国市场出货B30A等GPU,可能导致N4需求紧张,从而减缓N4到N3的转换速度[5] - 公司通过“跨厂协作”利用Fab 14工厂闲置的N6/N7产能处理N3后段工序,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额外提供5000至1万片的月产能[6] - 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Fab 21)预计2027年初才能提供约1万片月产能的N3芯片,无法缓解2026年的供应紧张[6] 客户需求与竞争格局 - 高性能计算领域需求方阵容豪华,包括英伟达、博通、亚马逊、Meta和微软的自研ASIC芯片[7] - 消费电子领域,苹果、高通和联发科的旗舰产品将大规模转向N3,产能已被主要客户预订一空[7] - 加密货币矿机等客户的需求在2026年基本上无法得到满足[7] 对台积电盈利能力的影响 - 产能稀缺性导致客户争相支付高额溢价,执行“加急单”及“超级加急单”,晶圆价格高出50%至100%[8][1] - 这类高价订单总量通常不超过总产能的10%,但足以对财务表现产生显著正面影响[9] - 摩根大通预测,加上汇率稳定和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先进制程提价6%-10%,公司毛利率在2026年上半年有望达到60%区间的低至中段水平[9][3]
产能“极度紧张”,客户“紧急加单”,台积电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