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解读︱全链条破局 多维度发力 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2025-11-11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全链条、多维度的系统性措施,解决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消纳难度攀升和调节压力增大等问题,推动新能源从以降本增效驱动大规模发展向以可靠替代支撑高质量发展转变 [2][3][9] 分类引导构建新能源多元开发体系 - 针对部分地区新能源利用率已跌破90%的现状,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促进产业转移、提升通道效率、集中送出、设定消纳目标、促进自发自用等 [4] -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就近消纳能力、利用现有水电通道实现水风光互补、将海上风电集中送出、优化省内开发结构和建设时序、强调分布式新能源提高自调节能力以自发自用为主 [4] - 上述措施旨在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转型 [4] 多元利用激活消纳新模式新业态 - 重点突出新能源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创新提出“绿电生产—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的循环体系,解决装备企业碳排放问题并为新能源项目提供消纳支撑 [5] - 提出统筹布局绿氢、氨、醇等绿色燃料产业,将新能源电能转化为可长时储存的化学能,破解新能源消纳“时空错配”难题 [5] - 挖掘产业转移、非电利用、产业融合、算电协同等多种消纳利用途径,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等多种就近消纳新业态 [5] 系统重构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为应对电力系统调节压力上升,指出需坚持传统调节和新型调节并举,挖潜煤电升级改造、水电扩机增容等传统资源,发展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资源 [6] - 提出打造新型电网消纳平台,加强柔性输电及构网型控制技术攻关,推动电网建设向主配微协同发展转变 [6] - 加强调控模式创新,针对大基地探索集群协同调控,针对分布式新能源探索聚合调控模式,并强化电网安全治理,建立有源配电网风控体系 [6][7] 创新引领优化新能源消纳市场体系 - 针对2026年起新能源将全面参与市场(入市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均超80%)的挑战,提出加快完善多层次、多品种电力市场 [8] -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多年期购电协议以稳定收益预期、缩短中长期市场交易周期以应对风险、加快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以引导资源参与调节 [8] - 加快完善新能源入市规则,推动大基地整体参与市场,研究分布式新能源及储能聚合参与市场的机制,并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和容量电价机制,保障新能源企业合理市场收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