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生坦白局:是的,我们降薪了
经济观察报·2025-11-11 18:57

文章核心观点 - 医生群体出现普遍性降薪现象,主要受经济大环境、医保控费政策以及医院大修大建导致运营成本增加三大因素综合影响 [4] 医生降薪的具体表现 - 重庆某县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绩效工资从约6000元降至4000元,降幅约30% [2] - 西部某省级儿童医院医生工资比去年下降三分之一 [2] - 华中地区三甲医院某科室绩效基数从约1万元降至7000余元 [2] - 上海部分医院医生收入下降10%-15%,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医生月收入降至两三千元 [3] - 北京某顶尖三甲医院经历两次降薪节点,累计降薪幅度超过20% [10] - 三明市某县级医院去年平均收入比前年下降5%,今年又比去年下降6% [11] 医生薪酬构成与绩效改革 - 医生工资主要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奖金构成,绩效奖金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约七成 [5] - 绩效奖金分配流程为科室上交收入,医院提取8%-12%分配给科室,科室再根据工作量、职称等二次分配 [5] - 医院持续进行绩效核算方式改革,从单纯按职称系数核算转变为按工作量、工龄等多种方式 [6] - 降薪后,医院派遣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绩效考核方法 [5] 降薪现象的普遍性与历史 - 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参与调研的医务人员中57.9%薪酬下降,较上一年37%的占比增加20个百分点 [10] - 北京某医院在2019年因新院搬迁增加贷款压力和运营成本,启动全员降薪,幅度超20% [10] - 疫情结束后,部分医院采取“温水煮青蛙式”降薪,每季度递减3%-5% [10] 导致降薪的核心原因 - 门诊量下降是重要原因,某儿童医院医生日门诊量从六七十人降至二三十人,产科单月新生儿比去年同期少100多个 [13] - DRG付费改革推行,按病种分值拨付资金,某些复杂治疗易超出费用限额,直接影响医生绩效收入 [14] - 医院大修大建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例如科室需向医院支付房租和水电费,拖垮医院财务 [15][16] - 各地大量建设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院区扩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16] 降薪对医生队伍的影响 - 医生每周排班时间长达70小时,年轻医生总收入不足万元 [7] - 福利缩水,奖励减少,扣罚增多 [6] - 部分高学历医生选择跳槽至发达省份医院,某医院大半年内有十几个同事离职 [16] - 医生面临职业价值与收入现实的内心矛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