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锂电电解液添加剂电池级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出现快速跳涨,两个月涨幅接近30%,同时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 [3][4] - 储能需求激增是核心驱动力,而供给端受制于产能释放慢和环保门槛高,导致市场供需进入紧平衡阶段 [10][14][9] - 产业链企业正通过上游一体化和工艺复用策略应对,行业呈现出从大宗化工品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转型的趋势 [17][22][36] 价格变动分析 - 电池级VC价格从10月均价4.8万元/吨涨至11月10日的6.6万元/吨,单日涨幅达8% [3] - 六氟磷酸锂均价从9月中旬的5.5万元/吨飙升至12万元/吨,涨幅逾114% [4] - 新型锂盐LiFSI当前市场成交价约10万–11万元/吨,较前期上涨两万多元 [28] - 电解液溶剂端涨势温和,较9月仅上涨约5%,与功能化学品形成鲜明对比 [31][34] 需求端驱动因素 - 储能需求是核心驱动力,磷酸铁锂体系对VC依赖更高,储能型添加比例可达4%–6% [10][11][12] - VC能显著改善电池长循环性能,储能电芯单位用量激增推高需求 [13] - 机构测算以3.4%添加比例保守计算,2024年VC总需求将超过7万吨 [9] - 天赐材料披露三季度LiFSI在动力快充与储能体系中的添加比例已升至2.2% [27] 供给端约束 - 行业有效产能仅约8万吨,市场供需已进入紧平衡阶段 [9] - VC属于氟化工产品,扩产周期长,新建产线需约12个月,老旧装置复工需3–4个月 [15] - 环保门槛高,且不同电解液厂商的认证要求与纯度标准差异明显,短期内可用供应难以快速扩充 [16] - 功能化学品环节集中度较高,价格更易联动拉涨 [33] 产业链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策略体现"上游一体化"与"工艺复用"两大特征 [17] - 华盛锂电VC与FEC总产能约1.4万吨,正推进年产6万吨VC项目,并通过子公司自建关键中间体CEC项目实现纵向整合 [18][19] - 天赐材料在六氟磷酸锂与LiFSI自供比例上分别达到90%与80% [25] - 富祥药业凭借医药化学合成经验切入新能源领域,VC年产能超过5000吨;孚日股份利用液氯资源建设1万吨VC与4万吨CEC装置 [25] 行业格局与趋势 - 功能化程度越高、化学复杂度越大的环节,价格弹性越强 [34] - 高纯度VC产品已从化工品演进为电子级化学品,性能直接决定电池寿命与安全性 [23] - 本轮涨价结构呈现"锥形传导",大宗溶剂涨幅有限,而具备技术壁垒的功能化学品率先领涨 [34] - 行业标志着传统化工企业向高端功能材料链渗透的转型 [22][36]
从六氟磷酸锂到VC、LiFSI:电解液涨价链条加速传导
高工锂电·2025-11-11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