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信部重磅发布,重点发展5大行业100+新材料!
DT新材料·2025-11-12 00:03

政策目标与总体框架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并初步形成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2] - 政策依据为《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和《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涉及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与未来产业等5大类及37大细分方向 [2] 石化化工领域 - 聚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轻质低碳富氢原料利用、磷矿资源高效利用、海水提钾,以及高端材料合成技术如高端聚烯烃聚合、超高纯化学品纯化、光刻胶树脂合成 [4] - 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如大型装置电气化、绿氢替代灰氢、废塑料再生利用、非粮生物质利用,推动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树脂、医药中间体、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4] 有色金属领域 - 聚焦铜、铝、铅、锌、镁、稀土、稀有金属等有色金属资源绿色低碳高效采选冶炼工艺,以及高纯有色金属及化合物等高品质原料制备技术 [5] - 发展高性能轻合金、铜基新材料、高端硬质合金、稀土稀有金属高端功能材料,实现硬质合金及制品、铝镁轻合金结构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5] 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 聚焦高性能人工晶体生长及加工技术、高纯石英制品先进合成技术、高性能陶瓷粉体制备及烧结技术、功能性超硬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6] - 推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功能晶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相关陶瓷膜材料、高纯石英砂及高性能石英玻璃制品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6] 前沿材料领域 - 聚焦微纳加工与制备技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技术、化学溶液合成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氨氢转换催化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 [7] - 实现超材料、单/双壁碳纳米管、纳米材料、二维半导体材料、石墨烯、钙钛矿材料、量子点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7] 轻工领域 - 聚焦智能家电技术、高速数字马达等家电数智化技术,以及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隔膜等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8] - 发展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调控、复合酶制剂低温活性保持、无磷助剂去污增效、酶法清洁制浆、废弃塑料高值化回收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 [8] 集成电路领域 - 围绕高可靠性芯片在复杂应用环境的可靠性问题,开展涵盖设计、工艺、封装和测试等多维度的中试验证工作,提升产品应用适配性 [9] - 面向智能传感器、芯粒、光芯片、EDA/IP核等领域提升中试能力,验证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前沿领域应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 [9] 能源电子领域 - 聚焦钙钛矿光伏电池、叠层光伏电池等先进光伏技术,以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关键电池材料等新型电池技术 [10] - 开展高安全新型储能技术中试,推动关键制造工艺验证及改进提升,解决新型电池原型样件开发到规模化制造瓶颈问题 [10] 新型显示领域 - 聚集8.5代及以上LCD、AMOLED主流显示技术和Micro LED、硅基OLED、电子纸、激光显示、3D显示等前瞻性显示技术开展中试验证 [11] - 推动显示材料、关键工艺、核心元器件及零配件的验证与优化工作,提升产品性能,加快技术迭代 [11] 脑机接口领域 - 聚焦高密度高柔性电极技术、低功耗通用芯片技术等关键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以及极微弱脑电特征识别技术、大数据大模型技术等信号处理技术 [12] - 推动脑机接口芯片、传感器、电池、馈通、材料等关键环节国产化水平提升,加快技术攻关、产品研制、中试评估与应用落地 [12] 元宇宙领域 - 聚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头显、全息投影设备、智能触觉手套等终端设备,以及阵列与衍射光波导等光学器件 [13] - 发展基于眼球追踪的注视点渲染技术、手势追踪、眼动追踪、全身动捕等多通道交互技术,推动高性能传感器、全息显示材料等关键元器件产业化 [13]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 - 聚焦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世界模型、群体智能等智能决策和控制技术,以及高精度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传感器技术 [14] - 发展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减速器、轻质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等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 [14] 量子科技领域 - 聚焦高纯度同位素、特种气体与金属靶材等关键材料加工工艺,以及高性能激光器、光学元器件、光电调制与探测器件等核心器件制造技术 [14] - 推动量子计算基准测评、芯片与原型机研制、软件与操作系统研发,加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制 [14] 清洁低碳氢领域 - 聚焦碱性水电解制氢、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水电解制氢、氨醇裂解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与碳捕集等制取技术 [15] - 发展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纯氢管道抗氢脆材料等储运技术,加速清洁低碳氢在冶金、石化化工、工业绿色微电网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5] 高分子循环再利用产业 - 专题论坛涵盖欧洲、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政策、市场、法规、规划解读,以及先进回收技术如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溶剂解 [16][17] - 关注PCR/PIR高分子的循环利用案例,涉及汽车、家电、废纺、包装、风机叶片材料的循环利用,探讨再生高分子如何改写产业逻辑 [18] 热管理产业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聚焦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等六大主题应用 [23] - 大会关键词包括热科学、热管理材料、热管/VC均温板、隔热保温材料、微射流冷却、液冷技术、Chiplet/3D IC热管理、功率器件热管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