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nolith完成4.88亿美元募资
36氪·2025-11-12 08:12

公司募资里程碑 - Monolith近期完成美元VC二期和人民币VC一期基金的募资终关,总计规模为4.88亿美元[4] - 加上其对冲基金规模,公司总管理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4] - 此次募资正值公司成立四周年,团队用1400多天达成新的里程碑[5] 募资市场反应与策略 - 美元和人民币募集均获得初始目标160%左右的认购意向,共计约6.3亿美元,但公司最终选择“克制的扩张”[6] - 美元基金从正式启动到最终关闭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6] - 此次募资成功被视为寒冷多时的一级市场,尤其是美元基金募资的一个好消息[6]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投资策略呈现“投向稳定”和“精准命中”的特点,赛道高度集中于人工智能主线[7] - 投资组合覆盖AI产业链关键节点,包括大模型(月之暗面)、AI教育(与爱为舞)、智能机器人(星迈创新、乐享科技)及算力芯片(沐曦)[7] - 多个被投项目表现突出:月之暗面估值从亿元级跃升至几十亿美元级;沐曦科技已顺利IPO过会;星迈创新、乐享科技、与爱为舞等在投后一年内均完成多轮融资且估值快速上升[7] - 在Preqin 2025年全球最佳业绩表现投资机构排名中,Monolith在管理规模2.5亿至4.9亿美元分类中排到全球第四位[13] - 公司投资理念为“最大的变化中最好的公司”,核心在于“找alpha”,是典型狙击手式中型基金打法[14] 团队能力与市场定位 - 投资团队成员大多具备AI、硬件、产品等实操背景,能理解技术逻辑并快速判断商业落地可能性[9] - 公司被视为新一代中型精品基金的代表,处于“既不是巨头老牌基金,也不是刚刚成立的新基金”的有利位置[12] - 公司GP曹曦个人凭借对快手和宇树的早期投资,在2025年获得福布斯Midas全球创投人排名第39位[13] 双币基金战略布局 - 此次募资是Monolith首次募集人民币基金,标志着其完成从“纯美元”向“双币结构”的跨越[17] - 首支人民币基金LP中市场化资金占主要比重,以保证投资策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18] - 人民币基金旨在抓住本土AI创业者黄金窗口期,覆盖更多硬件、机器人、芯片等早期项目,与美元基金形成补充与分工:美元聚焦模型与应用层的全球化项目,人民币则承接硬科技、具身智能等方向的本土化落地[18] 行业趋势与公司机遇 - AI投资已呈现“卷”向早期的趋势,LP核心评判标准是“离一线是否足够近”和“对最优秀创业者是否有足够吸引力”[8] - 美元LP有回流中国市场迹象,希望参与中国AI、具身智能、消费硬件的潜在机会,有限的资源导致对GP的极致精选[12] - 本土人民币基金结构正从泛产业转向深科技,从平台化转向精品化,公司恰好踩中海外资金关注回暖与本土基金结构调整的交汇点[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