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保持稳定趋势[1] - 饮料品类销售增长持续领先,乳制品因购买频次和单次花费双降面临显著挑战[1] - 北部和东部地区增长显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和2.5%[1] - 低线城市仍是关键增长引擎,乡镇和县级市场销售额在前三季度分别增长4.1%和3.6%[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2] - 受暑期旅游热潮驱动,户外消费市场展现强劲活力,2025年前三季度1-5线城市户外消费同比增长6.9%[2] 现代渠道与主要零售商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整体销售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 - 便利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6%,渗透率下降1.6个百分点,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 - 小型超市保持增长势头,销售额增长6.0%,社区杂货店因贴近消费者表现良好[3] - 西部地区社区杂货店实现双位数销售额增长[3] - 沃尔玛集团市场份额在前三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山姆会员店持续驱动增长[6] - 盒马整体份额提升0.4个百分点,其“超盒算NB”业态通过极致性价比和便捷服务显著驱动增长[6] -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盒马业态渗透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强化“大生鲜店+折扣店”双核战略协同[6] - SPAR集团在东部地区实现显著增长,折扣店模式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6] - 美宜佳在7月门店数突破4万家,通过加速开店策略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渗透率显著提升[6] 折扣业态发展 - 2025年前三季度折扣零食店渗透率超过31%[7] - 西部地区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折扣店业态吸引力更强,渗透率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7] - 综合折扣店业态渗透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主要玩家积极扩张[8] - 美团“快乐猴”依托高效即时配送网络和较高生鲜品类占比吸引顾客[8] - 京东集团推进“京东折扣超市”大型折扣超市连锁,利用物流、源头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优势深化北部地区布局[8] - 物美集团通过“物美超值”业态加速向硬折扣转型,基于现有门店网络和本地供应链基础快速扩张[9] 线上渠道与O2O发展 - 2025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表现稳健,销售额同比增长7%[10] - 包括抖音、拼多多和京东在内的主要电商平台在销售额和渗透率上均实现正增长[10] - 抖音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渗透率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整体渗透率接近50%[12] - 抖音在乡镇级市场销售增长尤为显著,持续通过平台治理和商户支持政策优化电商生态和消费者体验[12] - 京东集团京喜持续发挥供应链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前三季度渗透率达4.9%[12] - 小红书凭借独特的内容社区平台和兴趣锚点激活新消费潜力,渗透率达1.7%,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13] - 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促进品牌商户从前端灵感到后端转化的高效流动[13] - O2O渗透率在前三季度超过40%,不同模式呈现不同发展趋势[14] - 仓储模式随着渗透率提升实现销售额稳步增长,KA自营/微信小程序主要依靠单次花费增长驱动[14] - 淘宝月活跃用户在8月增长至8.1亿,自“淘宝闪购”推出后增长6.4%[15] - 京东集团配送业务发展进一步强化电商与O2O服务的协同效应[15] - 抖音38%的订单集中在晚上9点至凌晨1点,这对构建更及时的履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6] 自有品牌发展 - 2025年前三季度超过48%的中国城市家庭购买自有品牌产品,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17] - 东部地区和高线城市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网络,自有品牌发展尤为强劲[17] - 地级市渗透率增长超过12个百分点,显示低线市场强大潜力[17] - 山姆会员店通过选品标准和会员机制强化“Member‘s Mark”自有品牌产品力[17] - 盒马通过不同产品线在烘焙、零食、饮料等品类打造差异化产品[17] - 胖东来利用强大的本地供应链和正面口碑效应[17] - 华润万家、物美集团等传统超市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品类结构积极推动自有品牌发展[18] - 朴朴、小象超市等线上平台在高频消费品类形成特色自有品牌系列,依托仓储模式和高效O2O配送网络强化消费者平台忠诚度[18]
China's FMCG Market Shows Sustained Resilience
凯度消费者指数·2025-11-12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