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被视为中国版的贝莱德,其成功不仅在于被动指数投资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在于主动投资能力的同步崛起和多元化资产平台的构建[2][5] - 公司通过前瞻性业务布局和长期人才投入,在ETF、主动权益、量化、REITs、北交所等创新业务上均成为行业先行者,并取得显著业绩[7][8][9] - 公司以“乐高”为理念,致力于将专业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投资者可轻松使用的解决方案,强调产品风格清晰化和组合化,而非依赖单一明星基金经理[5][18] 业务布局与创新 - 2004年推出境内首只ETF,截至今年三季度,ETF管理规模达9035.62亿元,成为中国ETF领域的领导者[2] - 2005年最早成立独立量化投资团队,2009年推出国内首批QDII产品,2018年推出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并建立行业最庞大的REITs部门[7] - 北交所产品布局源于10年前对新三板的早期投入,基金经理顾鑫峰在新三板市场坚守近10年,最终在北交所产品上实现近三年规模与业绩同类第一[7][8][9] 主动投资业绩表现 - 华夏数字产业混合基金近1年收益率达104.19%,大幅超越基准的21.82%和赛道指数的24.68%[4] - 华夏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近1年收益率72.43%,超越基准15.83%和赛道指数8.07%[4] - 多只产业主题基金如华夏软件龙头、半导体龙头、数字经济龙头等近1年均大幅跑赢基准和对应赛道指数[3][4] 投研能力与资产创设 - 公司通过创新前沿小组和全球科技对标研究,精准捕捉非共识机会,如二季度布局逆变器龙头,三季度以来股价涨幅超3倍[13][14] - 投研部门深度参与指数标的遴选、编制和发行,使科技类ETF(如人工智能、5G、芯片)早在2019年即已布局[14] - 公司主动定义并构建CNQQ指数,采用因子选股而非市值加权,成为海外发行的中国版纳斯达克100ETF,帮助全球投资者配置中国科技龙头[15] 平台化战略与客户服务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2.85万亿元,服务客户超2.4亿户,是服务个人客户最多的公募基金[17] - 推出“红色火箭”指数工具和“LetfGo”功能,支持历史回测和模拟组合,帮助投资者将抽象投资想法落地[18] - 强调产品风格与基金经理能力圈匹配,通过清晰定义的风险收益特征产品组合,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而非依赖单一基金经理[18]
ETF一哥不止于指数
远川投资评论·2025-11-12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