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现银行停售5年期定存产品,国有大行APP已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2 16:17

银行定期存款产品调整 - 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与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同步取消五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批取消该期限产品的商业银行[1] - 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于4号调整利率表,不再提供五年期定期存款选项[1] - 除取消五年期定存外,两家银行将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5%[3]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 - 近一个月来,包括大连银行、湖北荆门农商银行等十数家中小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部分产品降幅超60基点[2] - 海南保亭融兴村镇银行11月11日调整后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2%、1.25%、1.6%和1.65%,较8月水平下调65、55、20和15基点[3] - 汕头海湾农商银行自10月18日执行新利率,一年、二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基点至1.4%和1.5%,三年、五年期下调20基点至1.75%和1.8%[3] 存款利率期限倒挂现象 - 新疆玛纳斯农商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下调20基点至1.35%,五年期下调30基点至1.30%,与二年期利率持平,出现中长期利率低于短期的倒挂现象[5] - 大连银行针对单笔1万元及以上存款,三年期利率在不同分行为1.8%或1.85%,但五年期利率统一为1.6%,明显低于三年期水平[5] - 建设银行3年期定存最高年利率为1.55%,比5年期高出25基点,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类似倒挂现象[6] 银行负债成本压降动因 - 银行调整存款产品结构的核心目的是压降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压力,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持续处于历史低位[5] - 在息差压力下,银行普遍不愿意吸收成本更高的长期负债,主动通过下调利率或压缩长期限产品供给来优化负债结构[7] - 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手机APP中已无法找到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如建设银行个人大额存单最高期限为三年期,利率1.55%[7] 行业应对息差压力的措施 - 银行需要通过财富管理、托管业务等扩大非利息收入,稳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从资产端、负债端全面发力稳定净息差[7] - 行业在"反内卷"导向下推动贷款定价与业务风险匹配,保障贷款利率处于合理水平,资本市场表现较好可能影响居民存款意愿,数字化转型助力利息支出精细化控制[8] - 储户传统长期定存保值增值模式面临挑战,可转向国债、储蓄型保险、低风险等级银行理财等稳健型产品进行多元化配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