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详解人形机器人“未获订单 先建产能”合理性
高盛高盛(US:GS) 第一财经·2025-11-12 20:08

2025.11. 12 本文字数:147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针对上述数据,一些观点认为,在没有实际订单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产能布局,好像是"在空头支票上盖摩天大楼"。杜茜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制造 产业针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做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判断,尤其是在技术临近量产的关键节点,这是正常的商业决策。我们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长期技术发展趋 势也表示认同。" 她补充道,企业先进行产能的规划,后续等有了订单后,再相应做实际产能的布局和调整,也是一个合理的节奏。 杜茜还表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目前供应链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订单,主要原因是人形机器人的订单量规模尚未形成。"以工业级人形机器人为例,我 们认为需要达到万台以上级别的量,才能形成一定体量的供应链体系,如果只是几百或者一两千台的散单,支撑不起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她说道。 她同时称,中国制造业生态成熟完善,在有序布局的同时,行业也要持续积极评估机器人技术真实的发展需求,避免造成供需的阶段性错配;聚焦产品本 身的发展,要找到一些阶段性的落地场景。在她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来自科技大厂、高校、政府采购等方面,大模型训练、工厂应用以及展会表 演等领域在未来一两年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