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费市场创新方法论 - 日本消费市场通过高频创新打造繁荣商品生态,从早期模仿转向80年代后用户导向创新 [3] - 企业成立消费者研究中心并引入感官研究等方法深入挖掘需求,产品开发强调"新市场创造型商品"如乐天Coolish冰淇淋 [3] - 情感营销成为关键成功因素,三得利伊右卫门绿茶和卡乐比水果麦片通过洞察用户情感痛点获得成功 [3] -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与日本相似进入需求驱动阶段,日本以用户为中心方法论对中国企业有重要启示 [4] 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 中国药食同源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 [5]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药食同源产品从传统药膳扩展到烘焙、零食等领域,重庆涌现药膳烘焙等创新产品 [5] - 《药食同源目录》扩容至106种物质为产业注入新动能,药企巨头纷纷入局,药膳成为餐饮差异化竞争手段 [5] 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表现 - 养元饮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9%,净利润上升88.2%;承德露露营收增长9.91%,但净利润微降 [6] - 欢乐家因原材料成本上涨业绩承压,第三季度营收2.94亿元,净利润亏损 [6] - 各企业为第四季度旺季做准备,养元饮品拓展渠道,承德露露推广新品,欢乐家布局海外椰子加工项目 [6] HPP冷萃茶市场动态 - HPP冷萃茶结合超高压冷杀菌技术与冷萃工艺,需0-8℃冷藏保存,保质期90天,售价5-9元 [7] - 产品特点为瓶内含完整茶叶,配料仅含水和茶叶,盒马、叮咚、胖东来等渠道已推出相关产品 [7] - 尽管因高成本和冷链要求定价较高,但其"看得见的真茶"和新鲜感为无糖茶市场开辟新赛道 [7] 饮品市场含糖饮料回归趋势 - 元气森林、娃哈哈等品牌推出含糖新品,配料中重现白砂糖,采用"减糖不减味"策略兼顾美味与健康 [8] - 消费者对糖的喜爱源于基因本能,含糖饮料能带来愉悦感,冰红茶等含糖饮料销量持续增长 [8] - 饮品企业对研发、供应链等领域人才需求增加,反映消费者真实需求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8] 瓶装水市场竞争格局 - 农夫山泉2025年上半年营收256.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2%,茶饮料业务突破百亿元;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包装水业务收入下降24.1% [9] - 市场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成为关键 [9] - 娃哈哈通过渠道改革回归一线市场,即时零售渠道占比提升至18%,消费需求升级推动功能性水和环保包装受青睐 [9] 包装饮用水市场趋势 - 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从非计划性消费转向计划性消费,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100亿元 [10] - 农夫山泉销量领先,新兴品牌如泉阳泉、洞庭山等凭借水源地优势和差异化策略快速增长 [10] - 渠道趋向数据化、智能化,细分品类如婴幼儿水、天然苏打水增速显著,国际市场被视为未来增长点 [10] 无糖茶与有糖茶市场演变 - 无糖茶市场消费主力为30岁以下年轻人占70.8%,市场从"小众"向"大众"过渡催生"重做有糖茶"需求 [12] - 元气森林通过减糖技术和口味创新打破传统;盒马依托冷藏线供应链推出HPP苹果大红袍等新品 [12] - 2024年中国有糖茶市场规模达1097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1156亿元,推动有糖茶市场向细分高端化发展 [12] 宠物鲜食市场崛起 - 中国宠物经济规模超7000亿元,年轻宠主对鲜食需求激增,推动商场加速布局宠物鲜食餐厅 [13] - 侯毅创立宠物鲜食品牌"派特鲜生"获1.8亿元天使融资,海底捞等巨头跨界开设宠物友好餐厅 [13] - 国内外品牌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复合业态抢占市场,宠物消费从功能需求转向情感陪伴 [13] 植物奶市场发展路径 - 预计2025年中国植物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B端渠道成为增长关键,与轻食、素食等餐饮业态深度合作 [14] - 市场分化明显,老品牌因创新不足面临压力,新兴品牌定位高端,在烘焙、零食等领域应用潜力大 [14] - 行业需加强研发、建立透明标准,通过B端多元化合作实现可持续增长 [14] 新零售饮料创新趋势 - 2025年中国饮料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0%,山姆、盒马、沃尔玛等通过自营品牌饮料在原料与概念上创新 [15] - 线下饮料新品五大趋势为健康化、功能化、场景细分、情感驱动和社交传播性 [16] - 核心消费群体为高线城市年轻上班族,新零售成功原因在于高效商品开发体系和独特卖场体验 [16] 微醺经济与酒饮跨界 - 奶茶品牌纷纷跨界酒饮市场,蜜雪冰城收购福鹿家啤酒品牌,茶颜悦色通过子品牌推出茶酒产品 [17] - 微醺经济满足年轻人低负担、可控的情绪需求,成为对抗传统酒桌文化的方式 [17] - 蜜雪冰城依靠供应链效率,茶颜悦色凭借文化认同,两者试图将茶饮经验复制到酒饮赛道 [17] 热饮市场竞争态势 - 热饮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0亿,冬季热饮以小包装为主,销量比冷饮高20% [18] - 暖柜陈列位稀缺,品牌通过协议或返点争夺位置,传统巨头与新锐品牌纷纷布局 [18] - 热饮可提升冬季销售额15%-20%,未来竞争将聚焦场景适配与精准营销 [18] 零食巨头业绩与战略 - 亿滋国际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5.9%至97.44亿美元,但营业利润率降至12.0% [20] - 中国第三季度增长率仅为个位数,部分业务负增长,主因消费者信心低迷 [20] - 公司推动零糖、无麸质等健康产品,并聚焦蛋糕与糕点品类,通过收购拓展市场 [20]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增长 - 徐福记美禄运动力量饼干销量迅速破亿,通过赞助马拉松等赛事强化品牌定位 [21] - 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潜力大,预计2029年规模将达165.5亿元 [21] - 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带动运动营养功能食品市场快速增长,能量补充和运动恢复产品需求上升 [21] 可口可乐业绩与战略 - 可口可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36.83亿美元大增29% [22] - 增长得益于提价策略、无糖产品热销全球销量增14%及利润率提升,亚太地区营业利润增长13% [22] - 中国等市场销量下降1%,反映"价增量减"局面,公司正加速在华供应链建设 [22] 电解质饮料市场竞争 - 东鹏饮料旗下电解质饮料品牌"补水啦"前三季度销售额近30亿元,同比增速超135% [31] - 东鹏通过渠道下沉、智能冰柜投放30万台和产品多元化实现快速增长 [31] - 电解质饮料市场CR3超80%,行业竞争从产品创新转向终端渠道争夺,冰柜和数字化成为关键 [32] 运动饮料市场升级 - 运动饮料成为增速最快品类之一,华润饮料旗下品牌"魔力"通过产品升级和体育营销强化市场地位 [33] - 魔力推出科学配方"电解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组合,并设计运动盖包装提升便捷性 [33] - 魔力作为中国国家队官方运动饮料,通过赛事赞助和运动员合作深化品牌与运动场景绑定 [33] 企业创新与业绩动态 - 养元饮品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重构实现战略升级,推出便携包装和复合品类拓展早餐场景 [24] - 好丽友派推出"浓郁可可味"低糖新品,含糖量低于5%,增加35%可可成分并添加膳食纤维 [25] - 蒙牛奶粉业务2025年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通过科研创新如瑞哺恩婴配粉采用"母源MLCT"提升吸收率 [26] - 承德露露前三季度营收19.56亿元同比下降9.42%,但第三季度营收5.72亿元同比增长8.91%呈现回暖趋势 [27] - 新麦食品与东方甄选合作后吐司产品销量破亿片,复购率达30%-40%,投入上亿升级智能制造工厂 [29] - 果子熟了从无糖茶跨界推出精酿啤酒,果汁添加量≥50%,酒精度≥2.5%,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0]
2025年第45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2025-11-13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