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把闪存链烧断了
投中网·2025-11-13 14:43

文章核心观点 - AI需求激增导致NAND闪存供应链紧张,美国闪迪公司大幅涨价引发行业震动,模组厂暂停出货重新评估报价[4] - 此次供应链危机为中国NAND厂商(尤其是长江存储)提供了实现市场反超和国产替代的绝佳机会[5][8] - 国产替代机会将辐射至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整个产业链,相关公司已展现出显著增长[12][13][14] NAND市场供需与价格变动 - 闪迪宣布大幅调涨NAND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其市场占有率约为13%[4] - 创见、宜鼎国际与宇瞻科技等模组厂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创见自11月7日起暂停报价交货[4] - 闪迪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6%,预计数据中心将在2026年首次超越移动端成为NAND最大需求来源[6] - 闪迪已在同年4月和9月分别执行10%的全系产品普涨,美光随后跟进涨价20%到30%,三星也涨了5%到10%[6] - 据TrendForce预测,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超过20%,单台AI服务器NAND用量可达传统服务器的3倍[6] - 全球NAND闪存市场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由美日韩少数厂商主导,巨头合计市占率约90%[7] 中国NAND厂商的发展机遇 - 长江存储当前全球市占率为9%,截止至2025年第二季度[7] - 公司武汉生产基地当前月产能为10万片晶圆,2025年底将提升至15万片/月,2028年总产能目标为30万片/月,全球产能占比有望从9%提升至15%[8] - 2025年9月成立三期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7.2亿元,规划月产能10万片,计划于2026年投产[8] - 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进军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瞄准AI服务器场景,企业级SSD毛利率比消费级产品高出30%至50%[8] - 技术层面已达标,其PCIe 5.0企业级SSD采用自研Xtacking 4.0架构,拥有最大32TB容量,支持每天4次全盘写入[10] 产业链国产替代进展 - 封装测试领域代表企业有华天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13] - 华天科技在南京投资100亿元建设二期封装基地,目前已投产项目年封装40亿颗芯片,2028年二期后年封装量突破100亿颗[13] - 长电科技承接长江存储70%的晶圆级封装订单,其232层3D NAND芯片BGA封装良率达99.2%[13] - 通富微电2024年启动总投资35.2亿元的先进封装项目,长电科技和华天科技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均突破20%,通富微电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299%[13] - 设备材料领域,北方华创已为全球第六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中微公司刻蚀机进入台积电5纳米产线,江丰电子靶材、安集科技抛光液、雅克科技前驱体等均在长江存储产线应用[14] -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约为30%,但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仅为0至1%,量测设备为1至10%,涂胶显影设备为5至10%[15] - 2025年12英寸大硅片自给率预计达50%,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电子特气预计2025年国产化率仅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