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军挖来一位女将

文章核心观点 - AI顶尖人才罗福莉正式加入小米,任职于Xiaomi MiMo大模型团队,标志着小米在AI人才争夺战中取得关键进展 [2][5] - 小米通过高薪招募和持续投入,积极布局大模型研发,以应对在手机、汽车和IoT生态领域的竞争 [9][10][12] -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关键角色的就位意味着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12] 罗福莉背景与职业经历 - 罗福莉是95后,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保送至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 [7] - 2019年在硕士二年级时,于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ACL上中标8篇论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获得"天才AI少女"标签 [7] - 硕士毕业后通过"阿里星"计划入职阿里达摩院,担任机器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开发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并推动AliceMind项目开源 [7][8] - 2022年离开阿里,先后加入幻方量化和DeepSeek,参与研发MoE大模型DeepSeek-V2 [8] 小米AI战略布局 - 小米2016年成立AI实验室,初期为小爱音箱等IoT产品服务,研究方向覆盖视觉、声学、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全栈技术领域 [10] - 2023年ChatGPT引爆大模型浪潮后,小米成立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由栾剑担任负责人 [10] - 2024年4月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团队合影显示约40人同框,显示研发队伍规模可观 [10] - 小米计划2025年投入300亿元研发费用,其中四分之一(约75亿元)将投入AI领域 [11] 小米技术成果 - Xiaomi MiMo模型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测评中,仅用70亿参数就超越了OpenAI的闭源模型o1-mini和阿里Qwen的320亿参数开源模型QwQ-32B-Preview [11] - 小米陆续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原生端到端语音大模型Xiaomi-MiMo-Audio,并称后者是语音领域的"GPT-3时刻" [11] - 公司强调AI和芯片是重要子战略,将持续推动AI领域基座大模型研究为业务服务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大模型赛道投入重、变现难,已挤满巨头公司,自研大模型成为手机、汽车和IoT生态竞争中不掉队的必然选择 [12] - 公司认为AI不是口号,而是必须落地的生产力,人工智能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