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价格暴涨现状 - 内存条价格在两个月内普遍翻倍,例如16G三星DDR4从9月的200元涨至11月的400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00多元 [4] - 第三季度DRAM芯片价格同比上涨1718% [4] - 固态硬盘报价在线上线下普遍翻倍,NAND闪存主要厂商闪迪将合同价上调50% [4] - 上游厂商因价格上涨过快选择停产并停止对外报价,导致下游厂商交单即亏损 [4] AI算力需求推动涨价 - AI服务器对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单台AI服务器的DRAM用量约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NAND用量约为3倍 [8] - 生产HBM所需晶圆消耗量是标准DRAM的3倍以上,导致相同产能下可交付的HBM芯片更少 [8] - 大模型参数规模从7-8B向30B或更大规模发展,参数规模越大意味着存储需求越大 [8] - 中国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AI本地部署,间接带动AI服务器需求上涨 [8]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助推 - AI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巨头成为内存主要买家,此类用户将存储视为战略必需品且不讲价 [5] - 数据存储约占大模型训练整体工程量的20%-30% [9] - 阿里计划未来3年在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超过过去10年总投入 [9] - OpenAI承诺花费高达3500亿美元采购10GW英伟达芯片,并向微软购买额外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 [9] 对终端厂商的影响 - 小米K90系列12GB+512GB版本比12GB+256GB贵了600元,上一代价差为400元,公司为此在首销月降价300元 [5] - 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从2023年的146%减少至126%,主要由于核心零部件价格上升所致 [12] - vivo X300系列出现100至300元涨幅,OPPO Find X9系列涨价200至300元不等 [12] - 存储涨价影响新品首发价格及全生命周期销售备货节奏,PC产品在双11期间价格上涨一两千元 [12][13] 行业产能与应对策略 - 存储模组厂商威刚科技四大类存储产品同时缺货涨价,公司启动限售策略优先保障核心客户 [11][12] - 2025年底HBM产能将占全球DRAM总产能的20%,2026年底将升至25% [8] - 手机厂商通过将模型做小来应对,vivo重点聚焦3B模型以占用更少内存,并探索部署1B模型 [14] - 开发专用内存功能区,如谷歌Pixel 10系列AI手机将12GB运行内存中的35GB专供AI功能使用 [14]
疯狂的内存,被炒成了“金条”
虎嗅APP·2025-11-13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