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夏基金与贝莱德类似,在保持被动指数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主动投资业务正悄然生长并取得显著成果 [5][6][7] - 公司以“乐高”为理念,致力于构建全球多资产全能平台,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定义和创设资产,并将指数工具与主动管理相结合以满足多元理财需求 [9][17][21] 指数业务领先地位 - 华夏基金2004年发行境内第一只ETF,截至今年三季度管理规模达9035.62亿元,是中国ETF一哥 [6] - 贝莱德通过收购iShare成为全球ETF一哥,管理规模超过5万亿美元 [6] 主动投资业绩爆发 -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近1年实现翻倍或大幅超额收益:华夏数字产业混合近1年收益率104.19%(基准21.82%)、华夏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收益率72.43%(基准15.83%)[7][8] - 产业主题基金如软件龙头(37.02%)、半导体龙头(50.06%)、数字经济龙头(48.31%)均大幅跑赢基准及赛道指数 [8] - 固收、量化、REITs、QDII、养老FOF等品类均位列市场第一梯队,并开发金融科技系统“华夏灵犀”对标贝莱德Aladdin [8] 创新业务前瞻布局 - 公司在资管业务创新上多次成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4年首只ETF、2005年独立量化团队、2009年首批QDII、2018年首只养老目标基金、最早建立REITs部门 [11] - 北交所产品布局源于10年前对新三板的前瞻性投入,基金经理顾鑫峰经历近10年低流动性市场历练,其管理的北交所产品近三年规模业绩同类第一 [12][13] - 顾鑫峰在新三板时期挖掘电子烟龙头,从60亿市值持有至港股上市最高达5000亿港币,体现长期布局价值 [13] 主动投研驱动资产创设 - 创新前沿小组专注TMT、新能源、医药领域,通过全球对标研究捕捉科技主线,如二季度提前布局逆变器龙头(三季度股价涨幅超3倍)[16][17] - 投研直接参与指数标的遴选、编制和发行,使科技ETF(如人工智能、5G、芯片)均于2019年提前布局 [17] - 主动定义指数编制并与指数公司合作优化(如中证红利指数),海外发行由华夏定义底层指数的CNQQ(中国版纳斯达克100ETF)[18] “乐高”理念与客户导向 - 公司目标是将专业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投资者可轻松触达、清晰理解、便捷使用的解决方案 [21] - 开发指数工具“红色火箭”及“LetfGo”功能,支持历史回测和组合模拟,提升投资体验 [21] - 主动权益产品弱化明星基金经理强调风格匹配,通过产品拼接实现投资者目标,服务超2.4亿户个人客户 [21]
ETF一哥不止于指数
远川研究所·2025-11-13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