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行动窗口,其核心在于推动碳排放双控、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和发电结构清洁化[2][9] - 实现碳达峰目标预计需要绿色投资17.5万亿元,年均投入3.5万亿元,有望拉动GDP年增长1.2%[24] - 碳达峰行动将创造巨大的绿色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等行业,并推动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24][25] 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 从"十五五"开始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碳排放强度降低将成为约束性指标,取代能耗强度指标[3] - 碳达峰后将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制度,为碳减排目标提供可计量、可检验的政策抓手[3] - 能源活动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7%,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是阶段性重点任务[5] 化石能源消费达峰预测 - 煤炭消费总量预计在2028年前后达到峰值平台期,当前消费增速已经放缓[5] - 石油消费已渐入达峰平台期,成品油于2023年出现峰值,中石油经研院预测2025年达峰(峰值7.7亿吨),中石化预测2027年达峰(峰值7.9-8亿吨)[6] - 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需求,强化石油原料属性将是煤、油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6]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非化石能源占比已从2024年的19.8%目标提升至2030年的25%以上,"十五五"期间需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6]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新增装机量240GW左右,到2030年风光累计装机规模至少要达到28亿千瓦[6][20] - "十五五"期间风光装机量将至少新增10亿千瓦,年均新增2亿千瓦左右[20] 产业结构去重化改造 - 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四大高碳排部门占全社会碳排放比例约50%[10] - "十五五"目标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10] - 水泥行业通过严禁新增产能、明确置换比例规范产能指标;钢铁行业预计2030年粗钢产量控制在9亿吨左右[12] 高耗能行业产能治理 - 石化化工行业分类治理:供大于求行业严格实施产能控制,产能扩张行业通过绿氢绿电、工艺优化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13] - 电解铝产能接近4500万吨天花板,产能利用率达96%,需加强产能调控确保达到能耗标杆值,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13] 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 - 预计到2030年终端电气化率达到35%,工业、交运和建筑部门电气化率分别达35%、12%和65%,可贡献3.5亿吨减排量[14] - 工业部门通过节能提效和电能替代两个方向提高电气化水平,钢铁、有色行业技术相对成熟[14] - 交通部门依托新能源汽车发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渗透率41%,预计2030年渗透率达70%以上[15][16] 发电结构清洁化转型 - 截至2025年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60.8%,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合计17.1亿千瓦[20] - 提高系统灵活性依靠煤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和需求响应等手段,电网投资集中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和特高压建设[21][23] - "十五五"用于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预计达到2.8万亿元[29] 绿色投资与碳市场建设 - 电力行业绿色投资需求最大,"十五五"期间需7.5万亿元;交运行业需6.2万亿元;能效领域投资8740亿元但减排效应显著[24] - 碳市场建设分两阶段:2027年前扩大范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2030年打造成温室气体减排主渠道,覆盖全国80%碳排放[25][26] - 目前每年碳达峰融资规模约2.5万亿元,绿色金融需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25]
中金 | 深度布局“十五五”:绿色发展篇
中金点睛·2025-11-14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