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业务战略与表现 - 外卖业务是公司的长期战略,目前处于战略布局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在“品质外卖”领域建立用户心智和市场份额[3] - 第三季度外卖GMV实现双位数环比增长,正餐订单占比和客单价同步提升[3] - 尽管实行商家免佣政策导致收入有限,但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补贴策略及推出“七鲜小厨”等供应链创新模式,单位经济模型(UE)已显著改善,第三季度外卖业务的整体投入环比收窄[3] - 外卖业务带动京东核心零售形成协同效应,三季度京东APP日活增长领先行业,外卖新用户的转化率已接近50%,并显著提升了商超与生活服务等品类的购物频次[3] - 即时零售业务(包括外卖)的GMV在本季度实现了双位数的环比增长,运营亏损在第三季度也实现了环比收窄[10]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 - 第三季度,公司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40%,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突破了7亿[6] - 用户的购物频次在第三季度也同比增长了超过40%,并且是连续两个季度保持这样的增速,所有用户群体的购物频次都出现了显著提升[7] -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40%[4] - 外卖业务正带动京东核心零售形成协同效应,三季度京东APP日活增长领先行业[3] 核心零售业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5%[5] - 京东零售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达到2510亿元人民币[7] - 日用百货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9%,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且增速较上一季度进一步加快,商超、时尚及健康品类的收入在本季度保持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8][13] - 平台及广告收入在集团层面本季度同比增长了24%,并且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广告收入增速今年以来每个季度都在环比加速[9][14] 盈利能力与利润率 - 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净利润达到了58亿元人民币[6] - 京东零售的毛利率已连续14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达到19.3%[16] - 京东零售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8%,达到148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76个基点,达到5.9%[16] - 公司实现高个位数利润率的长期目标是坚定不变的,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平台生态健康发展、自营供应链能力以及品类结构的变化[44][45] 品类与市场策略 - 日用百货品类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认为商超、时尚等仍有巨大增长空间[4] - 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带来的高基数效应造成了家电和电脑品类的短期行业波动,但公司在期间强化了市场份额与供应链能力[4] - 公司将通过产品创新、价格优势和服务体验继续巩固其在家电和3C品类的市场地位,例如在全国已有超过20家京东MALL在营业,京东电器的城市旗舰店也超过了100家[24] - 在商超品类上,公司聚焦于加强用户心智和渗透率,通过供应链能力持续优化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保持与品牌共创进行精细化运营[35][36][37] AI战略与投入 - 公司已构建覆盖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和场景的完整AI体系,规划在未来三年会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共同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4][40] - 核心AI产品包括自研模型Joy AI、数字人、AI智能体等,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健康和工业领域[4][40] - 在零售场景,为商家提供AI助手、广告智能投放等50多款AI工具,帮助商家在内容生成、营销投放等环节降本增效,并推出了智能搜索推荐功能改善购物体验[40][41] - 在物流场景,物流机器人在全国超过20个省份、全球超过10个国家规模化部署应用,覆盖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等全链路[41] 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是公司最重要的长期战略之一,线上零售业务Joybuy已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关键市场展开试运营[4][27] - 公司会更多地依托供应链能力来发展本地电商,采取本地化策略,与全球优质品牌和供应商合作共赢[26] - 国际业务的投入将“相对可控”,并遵循严格的财务纪律,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4][30] 平台生态与商家 - 第三季度,京东的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200%,引入了更多优质的头部商家、产业带商家以及品质餐饮商家[43] - 平台及市场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4%,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环比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用户参与度提升和更优化的广告工具[14][43] - 公司将深入产业带继续吸引商家,完善平台基础设施,为商家提供技术工具,并优化运营规则和流量分配[43]
京东Q3电话会全文:公司外卖已进入理性扩张期,计划三年打造万亿级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