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座陶瓷智能工厂背后的“三化”变革丨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2025-11-14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马可波罗控股在东莞建立的数智工厂案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最新进展,该工厂代表了瓷砖行业智能工厂的最高水平[4][18][21] - 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人机协作、以人驭机”的新型人机关系,通过为机器“立法”来最大化降本增效的潜力[19][20][22] - 数智工厂在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面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量与产品质量,并实现了能源体系的绿色重构[5][7][12] 智能工厂运营实况 - 工厂园区占地348亩,建筑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环境干净整洁,不再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5] - 单条生产线所需人工从传统模式的120-150人降至约35人,人工数量降低70%-80%[6] - 建成一体化产线覆盖从泥沙原料到瓷砖成品打包全流程,主要生产超大规格高端陶瓷岩板,产线运转高效有序[7] 智能化具体表现 - 全流程智能化:原料配比通过中控室输入配方实现精度自动控制,取代传统铲车师傅[8] - 窑炉温度控制采用智能云控哨兵系统,由机器人不间断巡检并预警,巡检一圈约40分钟,取代人工巡检[8] - AI检测机可识别不同图案瓷砖,检测针孔大小表面缺陷及尺寸偏差,并自动分流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分拣和包装[10] 绿色化实践与成效 - 利用谷电差价,将泥沙原料浆化与粉化环节安排在夜间作业,运行一晚可提供一条产线两天的原料用量,每度谷电比峰电便宜0.6元[12] - 在粉化环节使用生物质燃料配合专门燃烧炉,成本降至天然气的三分之一,已实现替换50%的天然气[12] - 园区通过雨水收集池储存约3000吨积水并100%循环利用,工厂顶楼光伏面板可满足园区70%用电需求[12] 数字化水平与人机关系 - 总控制室数据采集点位总数约2万个,实现全链路数据沉淀,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提升工艺、促进节能,并做到一砖一码可溯源[15] - 智能化转型后,人机关系从“人多机少”转变为“机多人少”,关键在于人机协作、以人驭机,达到人机融合[20][22] - 人员角色转变为维护智能化体系、不断调试并为机器制定流程标准,同时作为机器的监督者与引导者进行抽查复查[19][26][28] 生产优化与供应链创新 - 引进全球领先的意大利SACMI宽体超高速连续成型辊压机,提升单点智能化水平,克服普通压机精密度不均、无法连续辊压等弱点[29] - 智能化改造推动供应链调整,创新适用于先进辊压机的用料配方体系,釉料从外购为主转变为自产为主[2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果 - 公司自2017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立智能化生产基地开启建设历程,旗下四家生产子公司均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31] - 与五年前相比,公司人均产出翻了一番,优品率达99.5%,年产能突破2亿平方米[32] - 绿色发展方面,建成屋面光伏发电站规模近200MW,年发电量超2亿度,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8万吨[33] - 公司于近期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标志着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新阶段[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