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AI假图骗“仅退款”,这是今年双十一最脏的一幕。
数字生命卡兹克·2025-11-14 09:21

双十一市场氛围变化 - 今年双十一整体市场氛围相比往年明显降温,喧嚣和热闹程度减弱 [1][3] - 过去双十一期间互联网平台投入大量资源,通过小游戏、主播推广、物流加速等方式营造购物狂欢节气氛 [2] AI技术滥用新趋势 - 出现利用AI技术伪造商品瑕疵图片以欺诈商家申请“仅退款”的新兴恶意行为 [6][34] - 具体欺诈手法包括:将完好商品P成残次品(如洗鼻器喷头损坏)、将正常水果P成发霉状、伪造外卖订单错误(如备注不要香菜却P图显示有香菜)以获取退款 [11][21][28] - 部分欺诈者甚至公开教学利用AI技术薅取外卖平台及电商平台退款的方法 [27] “仅退款”机制演变 - “不退货仅退款”机制最初由拼多多于2021年在生鲜品类推出,后扩展至全品类并被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跟进 [10] - 由于薅羊毛风气对商家造成严重挤压,该机制已于2024年4月从平台侧全面取消,目前申请需由商家端自行处理,平台不再强制介入 [10] 对中小商家的影响 - 一单恶意仅退款对中小商家利润影响显著,例如一瓶售价20多元的去污剂实际利润仅2-3元,一单欺诈即可抵消当日服务十几个客户的利润 [39][40][42] - 中小商家运营成本包括进货价、快递费、平台抽佣、包装耗材及广告摊销等,双十一期间满减活动进一步压缩单件利润 [40][41] 行业信任体系挑战 - AI伪造证据导致电商行业信任基础受到冲击,图片和视频作为传统证据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34][50] - 尽管存在技术防范手段(如限制APP相机拍摄、多角度验证)和法律界定(律师指出该行为属民事欺诈,严重者可构成诈骗),但防范措施滞后于技术滥用速度 [50]